卡霍夫卡水坝被炸,幕后黑手是谁?

500

卡霍夫卡水坝被炸了。

它位于赫尔松州的第聂伯河下游,右岸是乌军实控区,左岸是俄军实控区。在地势上,乌军所处的第聂伯河右岸较高,而俄军位于地势低洼的左岸。这座大坝有两个核心功能,一是为新卡霍夫卡水库蓄水,二是它连通第聂伯河两岸,在安东诺夫大桥被炸后,它是第聂伯河上唯一的交通要道。

500

在大坝的两边分别是两座城市,乌军驻守在右岸的贝里斯拉夫,俄军驻守在左岸的新卡霍夫卡。

现在,卡霍夫卡大坝被炸了,乌克兰第一时间指出,是俄军炸毁了这座大坝。泽连斯基放出狠话:“要把俄军赶出乌克兰的每一个角落。”

500

而俄罗斯官方目前没有对卡霍夫卡大坝被炸一事做出任何回应。也就是说,乌克兰说是俄军炸的,俄军既没否认,也没承认。

卡霍夫卡大坝有两大民用功能,一是,对扎波罗热核电站供水。核电站是需要大量消耗淡水的,来给发电设施降温,以保持核电站的安全。二是,对克里米亚供应淡水。克里米亚2/3的淡水都来自于卡霍夫卡水库,要是这座大坝被炸了,克里米亚必然陷入淡水短缺。

可是,这座大坝还是被炸了,滚滚洪水势不可挡地流向第聂伯河三角洲地区,下游大量的良田和村庄都会被淹没。这不禁让队长想起抗日战争时期的花园口决堤。当时,日军过于强大,而中原地区又是万马平川,如果不阻止日军,那么,日军的装甲部队就能闪电般奇袭武汉,南下长沙,威胁重庆。

500

在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到,决堤毁坝的一方,往往是处于防御的一方。花园口决堤,不能改变中日两军的实力差距,但是可以迟滞日军的进攻速度,阻挡日军装甲部队的闪电推进。说白了就是,以空间换时间,以洪水淹没良田公路,迫使日军延迟推进。

老蒋的这番操作惹了一身黑,他没有顾及河南、安徽数百万老百姓的生死。在后来的武汉保卫战中,老蒋也没能守住武汉。花园口决堤,只是延缓了日军的进攻速度,但没有改变武汉被攻占的结局。但这件事却令无数中原百姓受了无妄之灾。

500

那么,卡霍夫卡水坝是谁炸的呢?我们可以参照花园口决堤。当前,乌军已经开始大规模反攻,在巴赫姆特东北部、西南部,顿涅茨克南部,扎波罗热北部,均取得突破。也就是说,现在的形势是乌军进攻,俄军防守。

卡霍夫卡水坝被炸毁,对俄军而言,有一大坏处,三大好处:

一大坏处是,克里米亚老百姓会陷入淡水短缺,这会让更多的克里米亚居民逃离。这时候的克里米亚,就类似于曾经的中原地区。苦一苦百姓,一切以打赢战争优先。

500

三大好处是,其一:可以切断第聂伯河上唯一的通道。乌军想要在南线反攻,卡霍夫卡大坝就是唯一的公路,可以支持坦克装甲车快速突击。卡霍夫卡大坝被炸后,乌军坦克装甲部队就只能搭浮桥了。这会极大地增加乌军发起渡河战役的难度。

其二:洪水会形成广阔的黄泛区,这不利于装甲部队作战。在第聂伯河左岸的三角洲区域,乌军在这里成功登陆,建立了一个根据点。由于这边泥土松软,不利于部署坦克和装甲车,而乌军又是以小股游击队为主,俄军便把防线收缩到了北部的大城市。

500

也就是说,大坝炸毁后,俄军主要部署在赫尔松北部城市,而乌军主要盘踞在南部村庄。就算洪水奔涌而下,主要淹没的也是乌军所在地,而俄军并不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在这么一大片黄泛区中,乌军的装甲部队就没有办法实施突击作战了。可没有坦克,没有装甲车,没有自行火炮的乌军,仅依靠轻武器是不可能突破俄军防线的。俄军只需固守城市,就能以逸待劳,火炮猛轰乌军的轻步兵。

其三:俄军可以争取时间,积累更多的弹药。俄军在打完巴赫姆特战役后,陷入弹药短缺。俄罗斯已经前往缅甸、印度回购弹药和武器备件。在西方封锁下,俄罗斯军工产能严重下滑,这需要时间去填补武器弹药的不足,也就是以空间换时间。

500

那么,卡霍夫卡大坝被炸,对乌克兰有什么好处呢?

好处也不是没有,断了克里米亚的水源,扰乱克里米亚的后勤,在克里米亚制造混乱,但坏处就很多了:

其一是,唯一的陆地通道被摧毁,乌军的南线反攻难度呈指数级增加。其二是,大面积的黄泛区会阻止乌军实施坦克闪电突袭。其三是,俄军极大地缓解了赫尔松战线的威胁,这会让俄军调动更多的兵力北上,驻守扎波罗热和顿巴斯地区,乌军的北部进攻压力也会增加。

从战术上来讲,卡霍夫卡大坝被炸后,乌军的反攻将受到极大的限制。这是强逼乌军缩短战线,在扎波罗热或者顿巴斯决战。

500

否则,乌军就得推迟反攻。可这箭在弦上了,乌军不得不发,停不下来了。

士气这个东西就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现在乌军反而很被动了。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