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能说苏联帮助中国工业化彻底呢?

【本文由“张广才”推荐,来自《苏联的资金技术支援是事实,但一撤走,我们就发现各个技术没吃透、无法独立地升级》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guan_16320121522378
  • 苏联援助中国156个大项目,从学校到工厂到机关是全套的,不光是给你发机器,连图纸带老师,图纸接近一百吨,顶级学者专家2万名,从车工车外圆教起,真的手把手的教,当时有个词叫全盘苏化,中国东北有小苏联之称,你还想怎么渔?

    纵观世界史,苏联帮助中国工业化之彻底,是绝无仅有的一次,你可以说苏联这个,说苏联那个,但是否决苏联援助的意义,也太不客观了

作者的观点是偏颇的,你的观点也是偏颇的。苏联援建中国156个项目,加上后来还有几十个,总共也就200多个,且有重复的,半拉卡没完成的。可是到改革开放时,中国有工业企业几十万个,注意是几十万。涵盖的工业门类要远超苏联援建的的项目总类。怎么能说苏联帮助中国工业化彻底呢?之所以说你的观点偏颇,是因为中国力量的支点,永远是在中国自己身上,而不是在外国援助之上!

我们既要承认建国初期苏联对我国工业化支持和推动的事实,但也不能夸大其作用。从反面作用说,1960年正值我国困难时期,苏联撤走专家,撤走资金,撤走图纸,还逼中国还债。妥妥的是釜底抽薪,使中国工业大下马,2000多万工人返回农村种田,打断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可想当年毛主席周总理对苏联有多恨!为什么要骂它一万年了。

我所在的茂名石化,1958年作为苏联援建的项目,已经在建的页岩干馏装置和常减压蒸馏、热裂化生产装置。1960年底,苏联专家一溜烟跑了,导致半拉卡的茂名石油工业也下马了,大量工人被“压缩”回农村。直到1964年才重新上马。1965年苏联援建的两座页岩干馏方炉建成投产,常减压蒸馏和热裂化也完成建设,在年底投产。1968年,我们进行技术改造又建了两座页岩干馏圆炉,热效率比苏联的方炉高17%。1969年以后又建成了氧化铝,氧化沥青、延迟焦化,催化裂化、铂重整、加氢精制、糠醛精制、酮苯脱蜡,丙烷脱沥青、双塔气提等几十套生产装置。到七十年代末,茂名石化的苏联痕迹已经很难寻找到了。

还讲一个小故事,我是1970年进茂名石化当工人的,当时就是在常减压蒸馏装置。1971年装置进行技术改造,把原来苏联援建的泡帽塔盘,全换成浮阀塔盘。当时北京石油研究院的专家和我们一起干,我问他们为什么要换,告诉我是美国技术,是他们从利比亚偷拿回一个小浮阀,经过研究实验,然后迅速推广。

一句话,不论是改革开放前还是改革开放后,永远不要小看中国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的智慧和创造力。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