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卷云舒,国内云服务厂商的卷曲

6月5日,我国首个实现多元异构算力调度的全国性平台——“全国一体化算力算网调度平台(1.0版)正式发布。这让我想起了我之前一篇讲国内云服务厂商的小作文,顺手 同步下给大家看看。

小作文简单讲了下当前国内云服务厂商的形式,以及一些遇到的问题,也浅浅的讲了下未来的方向。欢迎关注公众号@说书人潘达,点赞、分享。

( 2023-05-17)

啪的一声枪响,国内云服务市场就打起了价格战。

5月16日,腾讯云宣布对多款核心云产品降价,部分产品线最高降幅达40%,降价政策将在6月1日正式生效。

自4月26日阿里云打响降价“第一枪”,腾讯云、移动云都跟上来了,华为云也跃跃欲试。移动云宣布开展限时营销活动,对多款云产品降价,部分产品线最高降幅达60%。

显然,国内云服务市场的主要玩家们均已入场,市场开始新的内卷。那么,降价目的是什么呢,毫无疑问是大厂们为了抢市场,“以价换量”,扩大用户基数和规模。

一直以来,在云服务市场有着“五朵云”的说法,国内阿里云依托王坚院士团队“以数据为中心”的分布式云计算体系架构,成为国内云服务市场的龙头,领跑江湖。腾讯云、天翼云、华为云等跟随其后。

500

IDC报告显示,22年下半年,在国内市场份额排名前四的云厂商为阿里云、华为云、中国电信天翼云、腾讯云。其中腾讯云的市场份额从11.1%减到9.9%,排名第四,去年同期则为第二名。

腾讯云的突然掉队,市场自然要由其他玩家填补。华为云一举跃居老二,开始了坐二望一。显然在之前的市场竞争上,两位“南山必胜客”的战争是刀刀见红。

对于腾讯云的掉队,有分析认为是腾讯云开始聚焦自研业务,砍去了集成业务,影响了市场。而另一方面华为云则在大力发展伙伴关系,秉承“共建、共营、共销”的生态理念,实现与合作伙伴千军万马闯江湖的局面,抢到了不少政企云市场。

不过还有个路边社消息,香港地区IDC运营商机房故障,机房停摆近半天,导致腾讯云丢失了不少华南地区金融客户。

香港地区IDC运营商机房故障,这个问题之前阿里云、华为云也深受其害。早些时候,阿里云香港机房故障,直接停摆12小时以上。对于云服务业务来说,这个时间可谓致命。有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有40%的网站都在阿里云上运营。

再多提一嘴,香港IDC运营商主要是李泽楷的电讯盈科。阿里云的那次故障略微有点低级,属于机房散热跟不上,导致机房温度过高,从而引发服务器宕机。

500

跃居国内云服务市场老二之后,华为云开始虎视眈眈,将目光对准了行业老大阿里云,方方面面都想冲上去较较劲。

那么,阿里云打响价格战第一枪后,华为云会示弱吗?目测,大家熟悉的行业老大、老二开战场景即将登场。

至于说国内云服务市场的老五亚马逊云,由于业务不断萎缩,亚马逊中国已经在缩减那些非核心业务。

如此,国内云服务市场一家独大的事实将受到挑战,市场进入五虎争雄阶段。为了维护市场地位,必须做出一系列应对手法,价格战显然是一个不错的模式。毕竟云服务业务是一个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的行业,对于一些小的企业来说,根本无法玩转。

500

阿里云强在商业应用,依托阿里云成立前的万网体系,一度横扫国内云服务近半市场。随着后续几家云厂商的崛起,阿里云业务不断遭到侵蚀。

华为云则强在政企合作,手机业务受挫之后,华为开始加注云服务。这几年的华为云高速发展,依托其固有的底层技术和强大的政企关系,在市场上不断出击,可谓杀气腾腾。

电信天翼云则号称国内最大混合云,依托早年做城域网、骨干网打下的客情关系持续发展。亚马逊云转向了医疗服务应用,深挖行业板块。

至于后面的金山云、百度云、优刻得、中兴云、京东智能云等等。属于大企业自身业务发展必备选项了。大企业有个问题,不怕慢,怕缺位。

任何新的技术、大的技术方向,对于相关领域的大企业来说,是必须要有相关布局的。可以做得弱一点,但是不能没有。因为缺位就代表着受制于人,特别是国内这么一个高度内卷,充分竞争的市场。

为什么国内云服务市场如此高度“内卷”,有一个问题可以解释。

自ChantGPT面世以来,AI时代的进程被按下了加速键。数字时代迎面而来。而数字中国建设的战略更是将这一切统合进来,成为一个巨大的国家战略。

云服务作为数字中国的核心地基,抢占市场就意味着对数字中国的参与深度,意味着在数字时代的市场地位。毕竟数字经济这是一个可以预见的新的增长极。

500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融合云技术的范式颠覆,“数云融合”必将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带来新动能。

“数云融合”是指在企业当中,构建由数据产生价值的创新闭环,叠加支持创新能力规模化、创新成果积淀,互相推动和促进的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而国内云服务厂商们最近几年一直在大力搞“数云融合”。

据IDC发布的《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22下半年)跟踪》报告显示,2022年下半年中国公有云服务整体市场规模(IaaS/PaaS/SaaS)达到188.4亿美元,是一个上千亿人民币的市场。而“十三五”、“十四五”规划的数字中国建设,显然是一个万亿级的市场,经济新的增长极。

如果将数字中国建设看做是种一棵树,那么5G、大数据、云计算、数字新基建等等,这些都是数字经济时代这颗大树的枝枝叶叶。枝繁、叶茂、根发达,自然能成长为参天大树。

此前有媒体将数据比作新时代的石油,在我看来云服务就是新时代的输油管道。数据是新时代的石油,云服务就是输油管道。挖石油,运石油的利润所有人都知道。

那么为了这个新时代的“挖石油、运石油”生意,再卷一点也是可以接受的。只要站稳市场,圈定用户群体,任何“坐地收租”的生意都是暴利。

500

石油市场上有着洛克菲勒“石油七姐妹”的故事,那么在数字经济时代,云服务市场会如何发展。毕竟,国内有些云服务厂商在内卷中有了一些偏离,沉迷刷KPI,弱化了技术更新与产品服务优化。

在市场之外,面对云厂商之间的激烈“厮杀”,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纬民则直接表达担忧,“云计算的互操作性不足,以及由此导致的‘供应商锁定’是全球性问题,但与国外相比,我国的‘供应商锁定’问题更为严重,成为影响运营商统一生态,阻碍云计算业务发展创新的瓶颈。”

重营销轻技术,这不是一个好的风向。壁垒化,排他化,也不是一个好的风向。卷一卷,逼一逼,市场倒逼的优胜劣汰也是一个不错的改进方式。

闲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