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城中村统租的未来

这几天,文章内容很集中,都在聊生产力与资本的入华。

先是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马斯克与黄仁勋,然后是代表着资本与文化方向的摩根与迪士尼,这些世界上最聪明的人都在用真金白银和行动投票,选择押注中国。

而资本的选择又会把压力传导至政坛,随着美国国务院涉华工作完成了大换血,常务副国务卿和中国组负责人先后卸任,今天,助理国务卿达康拿到了签证,来到了中国,又一次为布林肯的访问打前站。

聊这些资本家与政客,不是为了吃瓜看戏。

这一局,我们迫使美国主动认怂,获得了外交上的一场大胜,但是,原本中美2月的破冰之旅硬是被拖到了6月,中间浪费的4个月时间,也需要各方用更快的动作把时间追回来。

譬如深圳城中村的统租就突然被提速,就是这个变化的缩影,国企突然提速下场成为了二房东,将中心城区的城中村集中收购,未来将装修后再大规模抛向市场。

这个问题单独看的话,很容易搞情绪化,但如果跟前面四位美国资本家的入华相对应,政策的内核是相匹配的。

500

首先,城中村的统租锁死了中心城区的远期土地供应,保住了房价,稳住通胀。

此举解除了市场对新拍土地入市的幻想,让中心城区的含金量豪宅就像比特币一样,因为短缺而具备了强烈的金融属性。

由于城市房价走势看头部,短期可以逐步稳住摇摇欲坠的城市房价,防止韩国越南的房价暴跌传染至国内引发风险,长期来看,又可以在未来中美携手如08年放水时,用含金量房产吸纳超发的货币和少数人累积的财富,防止游资去炒农副食品等民生领域。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美国资本的再次进入中国,中心城区含金量豪宅与周边普宅的价格逐步拉开,一个难以逾越的鸿沟也将逐步的形成。(关内/关外)

其次,国企全面控盘之后,就可以开启供给侧改革和涨价去库存,调节劳动力生产要素。

一边,国家可以对高学历年轻人才进行强力的财政补贴,使得其可以非常低的成本生活在中心城区,另一边,市场化房租上涨带来的价格歧视,又将推动低学历群体和中老年人从城市中心逐步搬出。

这跟前些年从煤炭、钢铁、稀土,到银行、信托、IPO等领域的供给侧改革很像,不仅可以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国家队控盘之后,可以通过微操级的价格调整,驱动资本向国家支持的领域汇聚,逐步去落后产能。

可以预见的是,高素质的年轻人将在政策的驱动下,向一二线中心城市汇聚,创造更多的价值,老龄化的人口将逐步向三五线汇聚。(跟最近的互联网裁老员工和招新如出一辙)

未来,随着马斯克、黄仁勋等新一代大佬们将新技术带入中国,中国朝气蓬勃的一线城市和企业将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和接受能力,将这些产品商品化,有机会再次缔造出90年代的深圳奇迹。

第三,新的土地财政机制将出现,用来推动新的基建。

随着传统的土地财政无以为继,未来要做的是,针对持续增值的含金量的豪宅征收房地产税,以及各种房地产的租赁和转让征收“手续费”。

前者要保证其像黄金一样具备稀有性,后者要保证所有的交易都需要在政府进行备案。随着地方政府断了新入市的小产权,随着国家队自己成为了二房东,两者的问题都被解决了,深圳也便开始可以逐步试点各项改革。

随着未来房地产税与租税的收入预期出现,一线的地方政府就可以像“广西慧泊停车位”那样,率先把这些未来收入打包变成金融产品,向金融机构筹集资金,针对新一轮的技术革命,开启新一轮的“X万亿”基础设施建设。

深圳的城中村统租,看似一个地方政府出台的政策,其实跟美国最先进和最机敏的资本家一样,都是跟着政策最近的一批人和最聪明的人,嗅到了利益,开始了抢跑。

而这也只是开始。

在这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随着西方资本家不得不改变自己重新进入中国,中国也需要大刀阔斧的改变自己,忍受阵痛,以迎接和消化新一代的全球资本和技术。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