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办法是,开新房子,让新房子面积更大,品质更高,然后总价不变
【本文由“败灯必败”推荐,来自《房地产不行就让它不行吧,它已经完成历史使命,该退出了?》评论区,标题为败灯必败添加】
- 透视镜
房地产必须救。现在大部分中国人的财产就是房子,如果房子贬值,损失最大的就是老百姓。银行的贷款也会成为坏账,银行就会抽贷,其他行业也会跟着紧缩,失业增加,经济下行。
很多人根本不懂经济,以为房子便宜了就如何如何。高房价当然不好,但是泡沫已经这么大了,刺破会害死所有人。抑制房地产也不明智,这是一个古老的行业,可以创造很多就业和财富。说实话,吃吃喝喝的财富怎么积累?只有房地产和基础设施才是真正的财富积累。对于高房价,最好的办法是用通胀解决它,而不是用通缩。就是控制房地产的涨幅,使它跟不上通胀的速度,这样才是最好的办法。直接使房地产贬值,那是消灭财富,所有财富都是社会辛辛苦苦积累经验,消灭财富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通胀来消灭高房价我们已经搞过一次了,80年代房价就很高,然后80年代末90年代开始通胀,当时人民币贬值了好几倍,90年代的时候房价确实就不高了,但是那波通胀是什么结果,我想大家记忆犹新吧,难不成你还想来一次?
正确的办法是,开新房子,让新房子面积更大,品质更高,然后总价不变,以前200万的,现在还是200万,就是位置偏一点而已,但是配套开新区,这样房子单价下跌就更好了,以前那些老房子破房子就自然卖不掉,然后就把这些老房子全部拆掉换到新房子去,面积再加倍,这样房子就不会下跌太多,而大家也好了。
中国的房地产只是刚刚开始,我们的人均居住面积不到美国一半,还有度假房的刚需,未来扩大面积,提高居住品质,降低房子面积单价是必然。
另一方面各地存量城投债都要求各地继续维持高价卖地,无论苏州杭州还是武汉长沙都等米下锅,否则城投债的土地抵押就要暴雷。
作为个人当然希望你说的平价卖地能实现。
另一方面各地存量城投债都要求各地继续维持高价卖地,无论苏州杭州还是武汉长沙都等米下锅,否则城投债的土地抵押就要暴雷。
作为个人当然希望你说的平价卖地能实现。
中国人口密度是147人每平方公里,但是胡焕庸线以东43.8%国土居住着94.1%人口,粗算胡焕庸线以东人口密度近300人每平方公里。法国人口密度123人每平方公里,人均住房面积40平米,但已经世界前十。中国人均住房面积已经41平米,而且中国房地产起步基本是上世纪90年代,大部分住房都是三十年以内。
中国人口密度是147人每平方公里,但是胡焕庸线以东43.8%国土居住着94.1%人口,粗算胡焕庸线以东人口密度近300人每平方公里。法国人口密度123人每平方公里,人均住房面积40平米,但已经世界前十。中国人均住房面积已经41平米,而且中国房地产起步基本是上世纪90年代,大部分住房都是三十年以内。
但是,做相应的配套很烧钱的,越偏的地方烧的钱越多。
记得20多年前,在县城装个电话1000元,但在乡下一条偏僻的村庄却要1万多。
以前房价看涨,倒是有地产商愿意全配套开发。
现在这情形,地产商加做配套无利可图,由政府来做的话,政府哪有那么多钱来搞。
哪怕是一批小老板也要通勤
而大富大贵的当然住郊区了,他们得资源和工作是散布世界/国内的
当然从这一阶段中国要达到你说的阶段还得有个几十年,如果持续市场经济为主的话
中国人口密度是147人每平方公里,但是胡焕庸线以东43.8%国土居住着94.1%人口,粗算胡焕庸线以东人口密度近300人每平方公里。法国人口密度123人每平方公里,人均住房面积40平米,但已经世界前十。中国人均住房面积已经41平米,而且中国房地产起步基本是上世纪90年代,大部分住房都是三十年以内。
坐标天津
郊区/县房子5000一平(例如武清)
市中心房子6万一平.....
坐标天津
郊区/县房子5000一平(例如武清)
市中心房子6万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