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人不懂南路官话也就算了,重庆人自己也不懂南路官话就搞笑了
【本文来自《“黄桷(葛)垭”等,不能让错字将错就错。》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guan_16723650101543
黄桷的"桷"不是错字,在川渝的习惯发音里,“黄桷树”的"桷"发音就是叫“葛”,比较出名的比如“鞋子”,川渝习惯发音叫“孩子”
北方人不懂南路官话也就算了,重庆人自己也不懂南路官话就搞笑了!
依地方不同,南路人读"桷(觉,jue3)"字可能会读成“觉(kuo3/jio3)”、“角(go3/jio3)”;“葛”字可能会读成“国(go3,诸葛亮)”、“果(go4,葛根)”。
可能读起来相近,但是意思完全不同,不应该混用。
到底是“黄葛”还是“黄桷”得看当地曾经以“黄葛”还是“黄桷”繁盛而得名,或者以当地人的习用名为准,不要搞什么南北音互相音译,像俺们广西这里的45岁以下中年(因为他们是第一批接触网络冲浪的弄潮儿)喜欢在微信、QQ说“克哪里?”“几时克?”,现在已经带坏了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