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正亮退党折射民进党流失中间选民

  在蔡英文上台七周年,并将要发布其任内最后一次「五二零讲话」的前一天亦即昨日,民进党内著名的理论家及「名嘴」郭正亮,却突然宣布退出民进党。据说,郭正亮是在得悉有民进党员「检举」他「损害民进党声誉」,民进党台北市党部据此作出开除其党籍的建议,并移送民进党中评会处理的情况下,抢先一步争取主动宣布退党的。尽管在理论上,民进党中评会未必会接纳台北市党部的建议,但一方面其实郭正亮有两年没有缴交党费,按照《民主进步党党章》规定已经丧失党籍;另一方面按照郭正亮自己在「退党声明」的说法,「道不同不相为谋」,实际上近年来他的言论与民进党越来越远,经常触到民进党当局的「痛处」,因而已有民进党员不断地「检举」他,而政媒两界也普遍地认为他迟早将会离开民进党,因此他的宣布退党,并没有超出人们所料。

  但毕竟郭正亮在民进党内享有较高的声誉和地位,而且被视为民进党内的理论家及「驱动民进党转型的先锋」,近年成为政论节目流量王,评论岛内外政治深入浅出,立场客观,角度多元,颇受华人圈好评,因而是民进党「党内民主」及「百家争鸣」的代表性人物,也是民进党能够吸纳中间选民支持及选票的指标人物。因此,民进党连这样的人物也容纳不下,这就正如徐巧芯评议的那样,当民进党开始试图开铡说真话的人,离被中间选民抛弃的日子也不远了。过去夸口说什么党内能够容忍多元的言论、不同的意见,看来也只是骗人的。

  正因为郭正亮退党一事颇为敏感复杂,因而在民进党内的反应,也颇为诡异。一方面,是民进党发言人张志豪毫不客气地轰击郭正亮,声称「言论自由不代表可以抹黑栽赃」。另一方面,民进党内同志却较为平和低调,民进党「立法院」党团昨日上午举行记者会,干事长郑运鹏表态说,郭正亮「长期在媒体、政坛上有不同意见,这部分尊重他。」而民进党中评会主委赖瑞隆则表示,该案还在台北市党部内部讨论阶段,尚未送到中央党部。他说,民进党尊重言论自由,有些检举不见得会成案,但还是尊重郭的个人决定。

  这个微妙差异,似乎是折透了民进党主席赖清德目前面临的某些尴尬处境。实际上,在蔡英文担任民进党主席期间,郭正亮批判「苏内阁」火力全开,对蔡英文领导防疫更是针贬不留情,党内群起要求祭出党纪,但蔡英文并没有理会,显然是不轻易与民意正面为敌,营造些许「言论自由」的氛围。而在赖清德接任民进党主席之后,虽然已经「定于一尊」,但随着美国「疑赖论」的压抑效应持续发酵,其「台独金孙光环」已渐黯然,台海战云密布更让赖清德急于洗去「台独」本色,佯装不「反中」。他为了选票失节,动摇支持者信任,此刻将主张两岸和谈的郭正亮绑在党纪上洗门风,是最便宜的祭旗手段。但此举反而有害赖清德汇聚中间选民,更不信任他说的「和平保台」。

  具有三十年党龄的郭正亮在民进党内,是属于「美丽岛系」及其分裂后的「新动力办公室」派系,与许信良、陈文茜、陈忠信等同一派系,属于较为开明、中道的一派。而他本人也是较为开明者。尤其是他在一九九八年五月出版的《民进党转型之痛》一书,分析和鼓吹民进党的转型问题,指出民进党必须告别激进革命,走出悲情,才能争取到中间选民的支持,完成「地方包围中央」的战略部署,最后夺取「中央」执政权。正是该书的出版及其对民进党内人促发的思想和路线转变,而促使民进党发生关键性的转型。而郭正亮更是直接参与了相关的工作,在同年民进党党内所举办的中国政策大辩论中,提出了「西进中国」的大胆主张并一战成名,后来又执笔草拟《台湾前途决议文》,从而促使陈水扁也提出了「新中间路线」的口号。才使中间选民逐接受民进党,再加上国民党连战、宋楚瑜分裂参选扯薄选票,才能使陈水扁能在二零零零年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因此可以说,民进党的转型,郭正亮居功至伟。

  作为美国耶鲁大学政治学博士,曾任《中国时报》专任主笔、民进党文宣部主任、民进党政策会执行长及民进党区域「立委」的郭正亮,以视野宽宏,洞察敏锐、思路清晰、笔锋犀利著称。在他的同辈中,鲜有出其右者。在民进党内很少人像他这样,具备宽阔的国际视野,拥有丰富的历史知识,练就扎实的学术底子。更难得的是,他在参与实际政治的过程中,始终能维持他一贯的冷静和超脱。正因为如此,陈水扁在第一次参选台湾地区领导人之时,亲自指定他担任「国家蓝图委员会」的副执行长,领导两岸政策小组,参与撰写《中国政策白皮书》,提出了有别于以往民进党偏激的大陆政策。

  正因为如此,陈水扁当选后,就让他为自己撰写其就职演说《台湾站起来——迎接向上提升的新时代》中的两岸关系部分内容,并曾一度有意让他出任「陆委会」主委,利用他曾多次去大陆出席学术研讨会活动,有一定人脉关系,可作两岸协商的「牵线人」,让他寻找两岸协商的机会。应当说,当时陈水扁的大陆政策,在相当部分是受到郭正亮的影响的。实际上,据陈水扁身边的一些人透露,对郭正亮在台湾报纸及杂志上发表的时政评论和有关两岸关系的文章,陈水扁几乎每篇必读,有些还直接批示给一些主管大陆政策的下属阅读。但奈何郭正亮踌躇满志,志得意满,向媒体透露了此人事安排,媒体也大事报道,并揣测陈水扁上任后将很快就会与大陆恢复谈判,从而犯了「陆委会」当家人必须守口如瓶的大忌,致使陈水扁产生戒心,而最终选择了蔡英文。可以说,「陆委会」主委职务与郭正亮擦臂而过,使他失去一个可以大展拳脚的舞台,这是他人生中最大之痛。

  但在此时,郭正亮仍然保持清醒头脑。他透过以自己的名气、形象和实力参选「立委」并当选,为自己争了一口气。他利用「立委」的政治舞台,继续鼓吹温和的两岸路线。他还曾数次与吴子嘉、陈昭南、童振源等人共同起草「冻结『台独』党纲提案」,交由党代表提交给民进党「全代会」,但均遭蔡英文以技术手段「没收」。他以学者身份受邀在高雄市与大陆国台办主任张志军会谈时,也曾提出,民进党可以主动冻结「台独党纲」,换取大陆在「九二共识」上的让步,使民进党可以与中国大陆进一步交往。此后的言论,更是对民进党当局的大陆及内政政策鞭挞入木。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