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崴开放将带动东北经济振兴?我想提出一些疑问
吉林苦无出海口久矣,一个半世纪后再次合法使用,首先祝贺,万事开头难,有了准入许可,许多事才能“而今迈步从头越”。
以下小文,全当抛砖引玉。
从直线距离来看,假如我们地图开疆确实长春距离海参崴比距离大连要近得多,一百公里的数字不容忽视。
为什么格外强调长春?这是由于长春的经济产出占有吉林省GDP的大约一半,可以说吉林省的绝对核心,在国内诸省中,长春的强省会地位无可撼动,吉林省的任何产业政策,如果利好长春,才是利好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未来,基本可以作为判断。
但是我们看这样一条新闻:
http://www.gov.cn/govweb/fwxx/ly/2010-11/22/content_1750227.htm其中提到:
“长春至符拉迪沃斯托克客运线路中国境内574公里,俄方境内292公里,全程运行时间约为16小时30分。行驶线路为中国长春—珲春—珲春口岸—俄罗斯克拉斯基诺口岸—斯拉夫扬卡—符拉迪沃斯托克。”
那么长春至海参崴的公路行驶长度就达到了惊人的866公里。
这是由于吉林东部山地延绵,复杂的山地导致公路修建的长度大幅度延伸了,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段新闻在2010年放出,其客运大巴并没有停运,在近一两年的纪录片中仍有出现。然而考虑到吉林省除长春市外比较严峻的地方财政情况,以及长白山区可能存在的困难,这条路的截弯取直工程可能并不理想。
此外还要涉及俄国人那边如何改造公路行驶速度的级别。
对比长春到大连的高速公路则明显的类似直线由于公路交通的不便,由此诞生疑问一,为了解决运营成本的问题,吉林省应该如何修缮公路运输弥补距离呢?
这可能需要国家政策的帮助。毕竟这需要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类似山区开发的如贵州省,为了系统性的开发,地方债高企,近期曾表示偿债有一些困难,吉林省多地财政状况亦不乐观,相比贵州的优质国企茅台集团,吉林的长春一汽也处于电动化转型中,正是用钱之际,需要的更多是产业上的补贴刺激,一个是产业转型,一个是交通规划。要想富,两手都要抓,产业不等人,不修路又富不起来,不知困境几何?俄国人的效率,又不知在俄乌冲突的现在又有几何。
这里有朋友会提出疑问,东北产业以重化工业为主,据称长春工业产值的70%围绕长春一汽部署,那么是不是可以通过铁路运输呢?
汽车产业确实是大宗货物运输,完全可以通过铁路运输,不然长春产的汽车又是怎么出口呢?
不过很遗憾对于铁路我不是很了解,但是汽车上火车已经很不方便了,面临中俄铁路轨制不同的情况,换铁路货车势在必行,这其中必然麻烦,导致成本上升。
统一轨制在商业上来看势在必行,但问题依然是,如何解决成本问题,铁路整修的成本应该由谁买单,怎么买单?此外这是一项国际事件,如何交涉?
饶是如此,也仅仅是在距离上站到了起跑线,大连港早已经拥有成熟的港口设施,但是海参崴 不,应该说整个俄罗斯远东在我们到印象中基础设施都并不良好,俄国人的海参崴,如何修缮他们的港口设施以与不冻港大连展开竞争呢?要注意的是我们纵是弥补了这一切,海参崴也有着封冻期,而大连港是天然不冻港。
同时,也有着另一疑虑,我们都熟知中俄关系中,历来有“政热经冷”一说,中俄关系走到今天双方元首的密切接触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但是我们分析俄罗斯双边贸易时会发现,他们的出口主要是原材料,也就是石油,天然气,粮食等等。
眼下俄罗斯对华进口的商品主要是电子产品、电器、日用消费品。
见此报道:https://cn.dailyeconomic.com/business/2023/01/07/82856.html
不过这是如今俄国人被逼的没有办法,曾经部分俄国人的高傲,和对我国产品的不加印象,也经常见诸于一些消息来源。
现如今造成的我国商品占领俄罗斯市场,终归是应急手段,俄罗斯作为大国的自尊心 似乎也难以结束这种状况,此前俄国与我们谈政治、谈军事,唯独真正落到地方人民生活的经济生活中,我国产品看起来没法真的进入。对于当地的反对意见,如当时我国对俄石油谈判长期拉锯,(见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张宝国回忆录《筚路蓝缕—世纪工程决策建设记述》,也可见于B站UP温峻岩视频【世纪谈判、天山攻坚、二桃杀三士,西气东输是如何建成的-哔哩哔哩】 https://b23.tv/sZydNcb),那么等着俄乌之后,俄罗斯缓过气来,是否会有变数?可见时间紧迫,但其中复杂似乎又必须耐心研判,这一点上只能相信其中负责人的智慧了。
我是浙江人,前段日子看到这条开放海参崴的消息,感到诧异,为何不远千里指定了我们浙江的乍浦港,宁波港作为外贸港口呢?了解才知道是得益于国家的文件精神,浙江省和吉林省结对,浙江省有帮助吉林省的工作,我真心希望我的故乡浙江省能干出一点成绩来,帮助吉林省人民实现经济振兴,产业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