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6条
-
很有水平和深度的回复,
我补充一点自己的看法。
1,欧美国家缺钱,除了支出刚性之外。另外收入不足也是一个原因。
尤其是美国,过于强调小政府与减税,导致财政负担大部分由中产阶级承担。富人缴税太少。财富缺乏有效的二次分配手段。
2,金融收益过高,通过回购股票的一系列操作,钱始终无法回到实体,一直在金融领域空转。
欧美缺乏强力手段卡死这种行为。只能通过央行放水增加流动性。
以至于现在利率都是负的了,仍然没啥好转。 -
最主要的是,这些落后国家已经不傻了,建这些项目再多,也不能趁机掠夺这些国家的巨额财富和丰富资源,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中国的项目在那摆着呢。所以自然兴致寥寥,但又舍不得丢掉地盘,自然还有一点面子问题。至于环境保护,同一座大坝,中国接手就有环境灾难,你们接手就环境和谐,骗谁呢
-
西方国家的制度劣势在于政治正确和高福利。。不要被这种似是而非的言论左右影响了。
西方的福利对于他们的普通人来说并没有高到哪里去。
西方制度主要是内耗掉了,制度成本极高。。 耗到哪里去了? 律师,工会,各种保险制度,一切相关的衍生人员。
相对而言中国的属于专款专用,效率不是高一点点。
比如,要解决某个问题,需要派个工程师去解决。中国的是问题导向型,给笔预算,解决问题。
西方就复杂了,工程师要按级别,加班工资,出差补贴,要确保他在当地住几星级的宾馆,或者时间长的要租房津贴。甚至有安顿家属过来的。。 也就是说,问题解决不解决当然重要,但是该走的流程一步也不能少。
当然也不能全指责西方制度的不合理。 他们那套方法吹GDP跟吹气球似的,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比比数字中国人就惭愧的不行,天天反省自己为什么投入产出率低。 -
嗯嗯,有见识。试着补充几点:
1.公用、公益的基础设施,与产权私有的矛盾,应是根本性的。
从建设到运营,都是。
坚守新自由主义,则无解。
基于项目收益的可行性争议大、时间长、决策困难,其实是必然。
2.对外,西方想的一直是独美、独大、独占,根本不会去共荣、共建、共享。
既不会设身处地、也不会着眼长期。
特朗普其实是个代表,极端了点而已。
这跟基础设施的性质,又是根本冲突。
3.我们搞基础设施,讲要想富、先修路,实际出发点是共同富裕、长远和综合的收益。
而西方想的,却是自己、当下具体的项目效益。
这既是战略矛盾,也是文化冲突,很难调和。 -
嗯嗯,有见识。试着补充几点:
1.公用、公益的基础设施,与产权私有的矛盾,应是根本性的。
2.对外,西方想的一直是独美、独大、独占,根本不会去共荣、共建、共享。
既不会设身处地、也不会着眼长期。
特朗普其实是个代表,极端了点而已。
这跟基础设施的性质,又是根本冲突。
3.我们搞基础设施,讲
这既是战略矛盾,也是文化冲突,很难调和。 -
当我做不到,而你可以做到时,我的生活就会慢慢脱离我预定的轨道。但我有终极手段:骂死你,我自信骂上一千遍,你就会死。然后生活就按照我熟悉的节奏继续运转。
热点
- 1 只同居不领证的新型婚姻 14.3万
- 2 印度却为何要庆祝十天? 20万
- 3 印度始终没明白的道理 17.9万
- 4 多名学生出操被地面烫伤 2.5万
- 5 体制内换电脑非常困难 5.7万
- 6 法拉利CEO不追求多屏 2.4万
- 7 车停桥下躲冰雹致拥堵 8.9万
- 8 日本路边不种树才对? 6万
- 9 过于高估世界的平均水平 19.1万
- 10 初中教材删除康乾盛世 15.1万
站务
-
请你来预测,2025年这些期待是否会发生?
岁月匆匆,又是一年。这一年,我们看到过巴以战场上无家可归的孩子,见证过巴黎奥运会赛场上的拼搏,也迎来了新中国的第75个生日……这一年,我们讨论经济、讨论房价股市,在现实的磨...... -
书香跨界,探索多元——世界读书日特别活动推荐书单公布啦~
在喧嚣世界中,读书是一次悄然的返航,是心灵栖居的灯火。风闻社区与万千读者共赴文字之约,于百余本热荐中,凝练出12部年度之选,构成2025年度图书推荐。春深四月,世界读书日,......
最近更新的专栏
风闻最热
-
1流浪小狗头中两箭,警方介入,有人称“浪费... 评论 233 赞 3
-
3家长称被迫抱2个月大婴儿校门口站岗,教育... 评论 92 赞 2
-
4“浪还在琴没了?”万元手表戴出门回来仅剩... 评论 89 赞 14
-
5老人重病的情况,家属取钱救命被银行要求必... 评论 78 赞 1
-
6特朗普狂言:美国空军要搞F-55!还有“... 评论 52 赞 5
-
7伊朗要向美国投降了?事实并非如此 评论 50 赞 8
-
8肖飞和董小姐都付出了沉重代价,这是社会正... 评论 43 赞 10
基建在全球,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如果单从基建本身来讲,几乎都是“赔钱”的。基建,大多是投资巨大,回报期超长。像这次意大利的斜拉桥塌落,就是基建维修资金缺乏造成的。所以无论是中国和西方,基建往往都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债务的一个重要产生原因。
中国现在依靠自己的优势,通过发展和西方国家完全不同的,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繁荣的战略,来实现共赢。西方国家在现在缺乏资金和决策力时,本来可以和中国一起协同配合,提升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力,来为自己的经济增长寻找新的动力。但可惜的是,除了一部分有识的政治家以外,更多地是类似福山这样的政治正确的人。不仅不参与,合作,反而是冷嘲热讽,甚至是捣乱,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