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选出史上首位穆斯林市长

  • 豆农 康米分子、观察者网前副主编、自干五的反对者
    真·多元文化的胜利 and 阶级矛盾是根本矛盾的写照
    ————
    巴基斯坦移民二代,工党、穆斯林VS犹太亿万富翁
    ————
    伦敦住房难,房价、租价过高,公共交通费用高昂,公共服务跟不上人口增长,交通状况不断恶化,警力资源不断遭遇裁减等等话题都是这次竞选期间民众关心的焦点。

    所以说,选票真的没意义么?

回复26

  • 换汤不换药
  • 呵呵,有,“话题”的意义!
  • 日本那年连续换几个总统了,你能用选票解析以下意义么?
  • 清源 你若光明,中国便不黑暗。
    选票当然有意义啦!!
    难点是<执行力>。 
    深入研究别人优点,可以试点,审慎推广。
  • 新市长就能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吗?是的,他是这样说的。想起以前奥八马的口号:yes we  can.让多少美国人还有多少中国的爱美国人士热血沸腾,结果呢……can what?
  • 五二零之后千万别忘了把菜小英的竞选承诺拿出来比对
  • 床破还说给日韩核弹呐,参选时的发誓就是【出水】。注【出水】上海话里小便的意思。
  • ou
    说是说,做是做,竞选台词也信?典型的就是蔡英文,说好的维持现状呢?但都选举完毕了,选民又能拿她有什么办法呢?等下一次选举吧
  • 英国搞选举搞了几百年了,如果选票有意义,为啥还会有这么一大堆问题??? 所以你的言论就是前后自相矛盾的!
  • 有啊,说白了以后就是人口决定论选票,意味着选举结果要看民族结构了。
  • 问题是如何出现的,独裁吗?
  • 勤劳老韩 理解观网,但复杂个人原因所限…
    选票当然有意义。任何被创造出来的,乃至迄今依然存在的政治机制一定都是有其存在意义的。关键问题是:它的意义到底有多大。文中一个数据比较说明问题:【这次伦敦市长选举也创下投票率最高的一次:达到45.6%】。如果选票真是“极其有意义”的话,为什么超过一半的人放弃它?

    另外,面对那么多问题,即使这一少半想发挥“选票意义”的伦敦市民,也只能从区区6个人中选择,而这6个人中恐怕没有任何一个是有信心和义务去解决所有那些问题的,他们的更多注意力恐怕还是要放在其背后金主和党派的利益上。而在中国,面对这样一个岗位,中组部至少可以有全国范围内的数百名适格候选人可挑,而最终这个被委任的人,必须有信心有能力有义务有责任来综合解决辖区内所有的问题,而且还能兼顾国家大局。当然,可能也难以避免会有私人和小团伙的利益算计在里面,但在中国现行制度之下,至少从原则上讲,那是非法的。
  • 投票率45%,得票率44%,我不觉得在所谓民主国家,投票有什么代表性,而且我也怀疑以不到20%的民意,能否争取超过一半的“沉默大多数”,推动问题的解决,更何况还有超过15%的不支持者在煽风点火。
  • 如果有意义,这些早就解决了
  • 要是选票有意义的话,那就应该早就没有那些问题了,都已经有选票上百年了,怎么选票才刚有意义?
  • 我到很疑惑,这帮西方“无产阶级”投票,游行,罢工了这么多年,为什么就没有一个人想过要搞集体经济和资本家的私有经济面对面来一场竞争。用事实告诉这些资本家公有制经济胜于私有制经济呢?
    如果欧洲绝大部分资本都掌握于集体经济之手,他们还需要试图用选票解决问题?

    选票究竟是工人阶级自我麻痹的鸦片还是灵丹妙药?
  • cwy0115 好好过日子,安心守中庸
    小学生吗?这么好骗!大饼我也会画,我画了你信吗?还是前几任没有画过大饼,这些问题是他第一个提出来的?能不能解决才是关键,事情都还没做就开始吹民主,民主的选票那么有意义的话前面那么多届的选票不是民主的选票吗?
  • 1选票当然是有意义的,伦敦选举和这次美国选举,都能真切看到选票反映出的群众力量,
    2阶级矛盾能压倒一切矛盾。前三十年早就实践过的。
    3真多元文化?算了吧,美国这种移民国搞多元是刚需,其他国家搞多元跟自残差不多
  • 唯一的意义就是给了这些人夸海口拉选票的由头。
  • 懒惰佣兵 各种AI的发展貌似让中级阶段的脚步近了。
    “作为公交司机的儿子,萨迪克承诺将改善伦敦公共交通系统。他在竞选网站的显著位置向选民承诺:“我会建立一个更加廉价、高效的公共交通系统,让市民的通勤更方便。”戈德·史密斯虽然也承诺改善伦敦公共交通系统,但他的履历显然不如萨迪克那样让人信服。
    民调显示,19%的受调查者相信萨迪克能够让伦敦的交通网络更加现代化,而戈德·史密斯在这方面只得到14%。”
    实际上也只是承诺而已,住房问题几乎无解。私人化的公共交通要降费,付出的财政成本比国有制的高多了,如果伦敦有足够的财力来把这个事做得更好,早就做了。但很可惜,从警力资源不断裁剪这个角度来看,伦敦的财政很有问题。
    面对社会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这样的选票有没有意义,唯一可以作为判断依据的是,这样的选票是否真的对缓解类似的问题能起到正向的作用。但根据我浅薄的常识判断出来的是,“伦敦住房难,房价、租价过高,公共交通费用高昂,公共服务跟不上人口增长,交通状况不断恶化,警力资源不断遭遇裁减等等话题”这些问题并非一日之寒,这样的选票至少没有起到足够让人满意的作用。
返回文章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