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章已被删除

回复2

  • 呵呵  管不管我是辽宁沿海 衰退也没多大影响。东北那么好轻2000万上海土著去开发 把我们换到上海行不?
  • 小鬣狗 推特首席鉴黄师
    看了老兄几条回复,我感觉老兄上几代也应该是东北人吧?有一种对于自己故土“恨铁不成钢”那种深沉的爱;如果我猜错了请指出,希望不要怪罪。

    我简单的就几个点说说我的个人意见
    1 关于产业真空,我是不敢苟同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而且东北说空心似乎不恰当,工业农业在东北都是响当当的,只不过服务业极端严重跟不上罢了。如你所说,人不行,这个我也深以为然。
    2 关于出海口的问题,虽然都有出海口,上海和东南的出海口面对的是东海,而东北位于黄海还有渤海,从海运成本来讲这不可类比,而且除了东海南海的海防压力,还要面对东边那几个不省心的邻居。而且更要命的是北部出海口有个天津…因为挨着北京,几乎所有优势资源都输往天津,大连简直尴尬癌都要犯了。
    3 关于日占时期为啥东北经济发展得好,这个有些尴尬,因为日本当时是把满洲国当作自己的大后方建设的,所以投资的力度和管理的程度也超过了现政权。君不见,本子挨了两发核弹后还没投降,但是苏联出兵满洲国之后本子就迅速溃败…
    4 至于和上海人的比较……这个我要开启自黑模式了,的确,如君所说,东北人的确懒,有气候的原因,有历史的原因,但是关键的因素还在于人。但是不论如何,拿东北和上海比确实不恰当。20世纪初上海和新京(长春)都有证券交易所,也都欣欣向荣,然后新中国建立之后东北被彻底规划为工业基地,从此开始了积重难返的重工/农业之路。

    自己再随便说两句吧,从地缘政治角度啦说,除了东北之外,你所提的任何一个地区是没有陆地边防压力的(基本都是空防和海防压力),没有一个地方有两个拥核的恶邻(其中一个还曾经有足以推到北京的坦克集群,而且在当时,东北是作为地缘战略缓冲地带,随时可以被中央放弃,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早期对苏防御很多都是在北京周边,因为关外在防御战略上已经被放弃了);而且航运出海之后,面对的是朝鲜,韩国,日本,俄罗斯,没一个讲究的;怎么说呢,在世界渐渐发展成一个整体的今天,光看国内因素还是不够公允的。毛子作为人类群体中最不讲商业道德的一类(拉美地区不算人,嗯,抱歉,我物种歧视了),而且远东还是最穷的地方,朝鲜我就不说了…在经济还保持内向型发展的阶段,东北的资源基本可以满足,并且国内市场可以促进东北各种产业的发展,但是一旦经济开始外向型发展,其他地区的优势将爆发出来而东北只能作为原材料基地和生产基地。如果单就贸易来讲,不论国营还是私营,没有成本优势的情况下,咋发展?说难听了,这是一块悲剧的土地,一只飘荡在地缘政治突出部阴影里的幽灵,而且说得再难听点,一个发达的东北和一个团结的东北都不是周边任何一方(包括中央)希望看到的,这种悲凉也就能在这里吐吐槽了,唉……
返回文章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