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看中型合成旅的训练画面

  • 您的评论不敢苟同!
    首先,当时我国没有也不具备苏联大规模机械化作战的水平。反坦克武器对于苏联坦克十分无力,正侧面装甲均无法击穿,仅能打断其坦克履带(详见珍宝岛事件),这就让新中国意识到,国家安全形势空前严峻。
    其次,您说的华北一线精锐消耗殆尽,这是不存在的。苏联当时在远东地区有120万的兵力,加上外蒙古的兵力,其机械化重火力完全不是当时新中国可以承受。我说的72小时是一线部队全部阵亡争取出来的时间,这不是危言耸听,您可以看看东北华北地形,一马平川,太适合坦克作战了。
    最后,您说的这些数据不知道从何而来。但是,苏联远东部队绝对是满装满员的,因为第一个敌人是美国,对于这个超级大国,他敢有空额吗?远东地区是除东德之外最复杂的纷争区、战略区(远程导弹就够着美国,别说洲际导弹了),在这里的苏联部队也是最精锐的部队。

回复1

  • seele 人心在影响世界
    我的回复已经说过了,苏军在远东的大部分师级单位都不是满员师(120万不是正儿八经的数据),而且战备水平相当低,毕竟大部分的资源需要在西欧(东德西德的传感器数量和战备机场以及各类战争资源多到让人无法想象)而中国不是首要目标(或者您认为苏联要在远东和美国中国决战?亦或是中东可以放弃),而且打仗就要消耗,您为何会认为在没什么大型超大型工业区且人口奇少的远东会提供源源不断战争资源,难道仅仅依靠单薄的西伯利亚铁路?至于“在这里的苏联部队也是最精锐的部队”这可不好说,集中优势兵力是任何时候战争至高准则,您觉得苏联会犯这种低级错误(分兵多路)?还有,在全要素的冲突且是与有核国家,中国有什么理由不用核地雷和大量的游击队?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