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 1 G3的微妙关系 12.6万
- 2 武大校长张平文的回应 6.4万
- 3 杨某某是极端女权斗士? 10.1万
- 4 武汉大学的反应太迟缓了 1.0万
- 5 中国继续大规模增加人口 4.9万
- 6 给新生儿发钱意味着什么 9.4万
- 7 聚焦善恶批判自由主义 10.8万
- 8 湿疹患者角度下武大事件 6万
- 9 台湾来次“西安事变”? 7.2万
- 10 城市集中供冷行不行? 5.7万
站务
-
请你来预测,2025年这些期待是否会发生?
岁月匆匆,又是一年。这一年,我们看到过巴以战场上无家可归的孩子,见证过巴黎奥运会赛场上的拼搏,也迎来了新中国的第75个生日……这一年,我们讨论经济、讨论房价股市,在现实的磨...... -
风闻“投资者保护”:守护你的财富,共筑理性投资路
在投资的浪潮中,每一次波动都暗藏机遇与挑战。你是否曾因信息不对称而迷茫?是否遭遇过投资陷阱,让辛苦积攒的财富受损?又或者有过慧眼识珠、收获满满回报的成功经历?无论你的经历如......
最近更新的专栏
风闻最热
-
1武汉大学事件,应该是就事论事,惩戒恶人,... 评论 112 赞 7
-
2075四号舰“湖北”舰正式官宣!都有更先... 评论 103 赞 21
-
3深圳小孩暑期不玩手机,在华强北送外卖,这... 评论 76 赞 10
-
4日本男人,越来越矮了? 评论 68 赞 7
-
5这个星期的两件大事,新的时代真的来了 评论 61 赞 22
-
6日本有几个人反对战争? 评论 45 赞 72
-
7为什么说武大图书馆案的判决书经得起考验? 评论 44 赞 8
-
8印度“智造”梦碎了一地 评论 42 赞 6
新丝绸之路上的故事
回复8条
当然,高端工业产品是需要的,比如飞机发动机、豪华汽车、高端机械和机电设备等,但这些对于运输来讲只是极少一部分,10吨的发动机并不比10吨的笔记本电脑运费更贵,论产品本身价值,10吨的发动机或豪华汽车也不可能跟10吨的笔记本电脑有数量级的差距。而且,高端工业品只是有利于极少数欧洲公司和其中占欧洲人口少数的雇员。
于是,能想到的,欧洲可能卖给中国的大宗商品,只能是农产品、畜牧业产品和制成品,这个东西不是工业化的产物,产地因素对产品的特色和质量有绝对重要的作用,不可能像工业品一样由于制作成本的原因迁移往其他国家,即使没有食品安全的担忧,中国公众作为全世界最会吃的群体,以及巨量的人口,完全可以给欧洲提供极大的市场。但是,欧洲各国那么小的体量、那么小的国土、那么少的人口,决定了他们永远无法在农业、畜牧业产品上满足中国市场,就是说:看着巨量的中国市场却供应不上,只能走向高端,用极贵的价格限制购买的人群,结果就是陷入一切非工业产品的困境——无法大规模化。其他国家也一样,美国樱桃在美国卖不出去,农场主头疼不已,拿到马云那里分分钟卖光还被抱怨说怎么不能再买了,美国人却一筹莫展——没货了,壮大起来的中国中产阶级人数超过很多国家的人口,任何其他国家滥市的东西,只要不是垃圾,拿到中国立刻给你吃光用光。
金灿荣说当年日本打中国是工业日本打农业中国,放在打仗上当然是工业打农业好,但对国际贸易的平衡可不是好事,国际贸易是规模王道,高端玩闹。甚至中国国内贸易也是如此,三鹿、奶农当年大搞三聚氰胺奶,总有动机,动机根本上就是想弥合奶产量与需求量的巨大鸿沟,保持规模化,因为要规模化就不能贵,不能限制需求而要尽量满足需求,满足不了怎么办,就造假,三鹿是三聚氰胺重灾区,与三鹿面向的是中低端价格市场,这不是偶然巧合。从国际贸易角度,中欧之间就是:工业中国 vs 大部分农业极少部分高端工业的欧洲,绝对平衡不了。
所以目前感觉完全是:中国拿着玻璃球去欧洲换珍珠玛瑙。这不是玩笑,曾几何时,我们的教科书说世界列强用工业品廉价倾销的方式,掠夺了中国大量财富。今天,除了对少数强国,怎么看都是反过来,只是中国没有用任何强迫的手段,且程度不同。
所以一带一路基础建设现行,以及林毅夫基于比较优势的新结构经济学,是绝对正确的,否则最后就是全世界明白过来反中国——因为任何工业门类都拼不过你。农业畜牧业不需要大量基础设施,反正在国际贸易规模化上也没前途,只有把其他重要地区的工业化搞起来,才有对等的可规模化的互相贸易往来,才能实现最终共同受益。
至于说怕中国会不会被其他地区工业化起来而某种程度去工业化,这个不用担心,只要政治稳定,中国不管谁在台上,都不可能主动玩任何行业上规模的去工业化,因为体量太大,一个小门类去工业化,影响的就是几十万人的生计,这就会是潜在的造反力量,谁掌管中国都不敢这么干。只有一件事可以造成中国人自己打败自己——贪图享乐而自发去工业化,满足于金融游戏带来的一时表面富足,如某些发达国家曾经干的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