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8条
-
一针见血
-
最著名的野鸡大学美国克莱登大学也是百年历史啊!想一想,《围城》里的方鸿渐同学拿到克莱登大学文凭已经有多少年了?那可是解放前拿的文凭啊!所以野鸡大学克莱登大学也有百年历史了,也算是百年大学了,至于学术水平,克莱登大学当然是零。巴纳德学院就算是百年历史,学术水平并不等于就是顶尖名校,也是跟克莱登大学类似的,百年野鸡大学而已。因为以前我们大多数人都没有听说过这个学院,它要是真的顶尖水平的名校,大家怎么可能这么多年不知道呢?看来国内有不少权贵子女在国内成绩不好,读了这个野鸡大学文凭,现在大家知道这是一个野鸡大学,很多拿了这个学院文凭的权贵子女们急了。他们能不急吗?
-
有人这么卖力为巴纳德学院洗地,吹嘘这是一个百年名校,看来中国肯定有不少权贵家庭的子女在国内读书成绩不行,可能去读了这个学校,现在大家知道了这是一个野鸡大学,人家能够不急吗?你们这是捅了他们这些野鸡大学生的肺管子呀!是要了他们的命呀!这么有名的百年名校,我们大家怎么就以前都不知道呢?难道我们全中国的名牌大学毕业的大学生都是孤陋寡闻吗?要不是董袭莹事件,我们很多人都不知道还有这个野鸡大学。谁骂克莱登大学是野鸡大学,那些拿克莱登大学文凭的人一定会跟你急的。要知道克莱登大学也是有百年历史的啊!至于学术水平那就是零。作者是在偷换概念,百年历史,不等于就是学术水平高。野鸡大学克莱登大学也有百年了啊!
-
文笔堪比老胡
-
哎呀,哥们,你这样还让人怎么回复?
我原本是准备这样的。
1,不是野鸡学校
2,不出野鸡
。。。
当然为了不给人麻烦,以上算是收了点的。
这都多少年的酸腐文了,今日又重现,奇观呐。 -
啪!啪啪!
我知道熊猫为什么看起来脸萌萌的了。 -
目测你是985里的前5毕业。
-
多笋啊你,人家也是要吃饭的😄
热点
- 1 十几元烤鸭美国无法超越 15.8万
- 2 王树国三问中国教育 7.4万
- 3 杜金:我想告诉中国朋友 19.5万
- 4 印度总是严重误判对手… 14.8万
- 5 不要小瞧现在的印度? 2.9万
- 6 江苏一小学没有校服 7.5万
- 7 国道被划归旅游专线收费 5.4万
- 8 局座给战机排名 24.8万
- 9 精英家庭小孩不会念书… 4.4万
- 10 小米即将发布自研芯片 4.4万
站务
-
请你来预测,2025年这些期待是否会发生?
岁月匆匆,又是一年。这一年,我们看到过巴以战场上无家可归的孩子,见证过巴黎奥运会赛场上的拼搏,也迎来了新中国的第75个生日……这一年,我们讨论经济、讨论房价股市,在现实的磨...... -
这些宝藏旅行地火了!风闻“旅行实验室”获奖文章名单新鲜出炉~
五一旅行那些令人心潮澎湃的时刻虽已渐渐退去,但那些旅途中的美好记忆依旧熠熠生辉。在本次“风闻五一旅行实验室”活动中,大家积极分享自己的旅行故事和宝藏地点,让我们领略到了各地......
最近更新的专栏
风闻最热
-
1王树国发问:如果梁文锋读博士,还有今天的... 评论 209 赞 40
-
2一只十几元的烤鸭,是美国无法翻越的高山 评论 205 赞 175
-
3我这个北方“乡巴佬”被惊呆了,居然有:清... 评论 186 赞 8
-
4古代有什么能够吊打现代的东西? 评论 144 赞 1
-
5因为中国以前也曾被人看不起,所以现在不要... 评论 118 赞 21
-
6效率太高,就业情况不太好,需要引入新机制... 评论 80 赞 16
-
7广西一咖啡店12岁以下儿童禁入引争议,店... 评论 50 赞 1
一、情感诉求(诉诸情感谬误)
表现:文章大量使用情感词汇,如“百年坚守”、“承载荣光”、“家族的梦想”、“顶流学校”等,试图通过唤起读者情绪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而非以理性客观证据论证。
示例:
“错过于一所推动历史、点燃思想、培养无数时代女性的顶流学校的相遇。”
“巴纳德女生从来都不服输。”
“她们证明了自己敢于突破界限。”
二、诉诸权威谬误(Appeal to Authority)
表现:作者多次引用名人、校友、教授等权威人士的观点或经历,以增强文章的权威性,却未提供充分的客观论证和因果关系。
示例:
引用Paula Franzese的个人经历来佐证巴纳德教学质量,但未证明她的成功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必然因果联系。
“李连杰的女儿、杨澜的女儿...相信以这些父母的眼界、见识和能力,她们应该不会将孩子送入一个‘野鸡学校’。”
三、诉诸传统谬误(Appeal to Tradition)
表现:强调巴纳德学院历史悠久、传统卓越,暗示历史悠久意味着高质量,但未对当前具体教育质量做充分客观分析。
示例:
“1889年巴纳德学院成立更是一个时代创举。”
“在美国大学拒招女生的长长历史中,包括巴纳德在内的‘七姐妹联盟’是优秀女性接受精英教育的不二选择。”
四、以偏概全(Hasty Generalization)
表现:以个别杰出校友或学生的例子概括整个学校的教育水平与成就,未全面分析整体的学生情况。
示例:
介绍个别杰出人物(如康同璧、尼泊尔第一位女性大使、某位拿到耶鲁直博的学生)来说明巴纳德教育的优秀性,却忽视了整体数据和平均状况。
五、自相矛盾(Self-Contradiction)
表现:一方面强调排名不能全面体现学校的内涵与气质,一方面又反复大量引用排名数据来佐证巴纳德学院的卓越性。
示例:
前文:“排名体现的是学校的市场地位,而非教学质量,是某种数字绑架。”
后文却大量列举US News和Niche排名数据以证明巴纳德的高质量。
六、非黑即白谬误(False Dichotomy)
表现:将对巴纳德学院的负面评价全部定性为“抹黑”、“污名化”,并认为质疑巴纳德就一定是完全误解或者别有用心,没有客观承认学校可能存在的问题。
示例:
“被国内一些自媒体污为‘野鸡大学’和‘水校’,这不仅是一种认知的缺失,也是对这所名校的误读和贬低。”
( 其余还有很多, 篇幅所限,略 )
总结:
文章试图为巴纳德学院辩护,展示学院的历史、传统、优秀校友及学术地位。然而,整体逻辑呈现大量的情感诉求、诉诸权威、诉诸传统等典型逻辑谬误,并未严谨地以客观证据和清晰的因果关系回应质疑,缺乏对巴纳德学院整体教育质量和现实表现的深入理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