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7条
-
不是智商问题,是人品问题
企业亏钱不能于个人不能捞钱 -
不要帮阿三发展基础建设和制造业,不要帮阿三发展基础建设和制造业,不要帮阿三发展基础建设和制造业,
-
三一重工去了
-
会有的。
-
你只愿意看自媒体造谣的信息,中印的外贸数据摆在那,去年顺差都过千亿美金了,还在杀猪盘。
ai帮忙整理的数据,你自己看。
以下是基于公开数据的近五年(2020-2024年)中国对印度外贸关键数据总结与分析:
---
一、贸易总额与顺差趋势
1. 2020-2024年整体贸易额
- 2022年双边贸易额为1347.85亿美元,2024年缓慢增长至1387.13亿美元。
- 贸易顺差持续扩大:2022-2024年顺差连续三年超过1000亿美元,2024年达1024.7亿美元。
2. 2024年数据
- 中国出口:1205.9亿美元(占贸易总额的86.9%),主要出口产品包括电话机(55.7亿美元)、电子设备(51.9亿美元)、集成电路等。
- 中国进口:181.2亿美元,以初级产品为主,如矿燃料(占印度对华出口的27%)、宝石(14%)等。
---
二、近年关键年份数据
1. 2023年
- 印度对华贸易逆差突破83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主要因印度对中国机电产品(如电子元件、电池)、化工原料(如医药中间体)的依赖。
2. 2024年上半年
- 中国对印度货物贸易顺差470.3亿美元,前7个月扩大至566.8亿美元(出口682.6亿,进口115.8亿,同比分别增长2.8%和6.6%)。
- 印度从中国进口501亿美元(增长8.4%),占其进口总额的15%。
3. 2025年1-2月(最新数据)
- 双边贸易额236亿美元,中国出口增长7.9%(209.79亿),进口下跌28.7%(26.22亿)。
---
三、贸易结构分析
1. 中国对印出口结构
- 机电产品:占主导(如电话机、集成电路、液晶模组),2024年出口额前三位产品均属电子领域。
- 工业中间品:化工原料、纺织品半成品等占印度进口需求的27%-40%。
2. 印度对华出口结构
- 初级产品为主:矿燃料(27%)、宝石(14%)等资源类商品占比高,高附加值产品如有机化学品仅占4%。
- 市场准入障碍:印度农产品、医药等优势产品面临中国非关税壁垒限制。
---
四、贸易逆差扩大的原因
1. 供应链依赖:印度工业升级依赖中国机电、化工等中间品,短期内难以替代。
2. 出口竞争力差距:中国制造业技术成熟且成本低,印度本土产业配套能力不足。
3. 政策效果有限:印度“自力更生”政策未能有效减少进口依赖,关税壁垒反而推高企业成本。
---
五、未来趋势与政策动态
- 印度政策调整:2025年3月拟放宽对华贸易限制(如取消港口禁令、降低关税),鼓励中企投资合资企业以缓解逆差。
- 中国应对策略:需关注印度市场准入变化,加强产业链协作(如电子制造、医药原料合作)。
---
数据来源与引用
- 2022-2024年贸易总额与顺差数据;
- 2024年进出口产品结构;
- 印度对华贸易逆差原因分析;
- 2025年1-2月最新贸易数据。
如需更详细数据或政策解读,可参考印度商工部及中国海关总署报告。
-
一直都不是智商问题,是人品问题。
-
网上假新闻多的很,中国从印度一年顺差1000亿美元
热点
- 1 特朗普体检结束 16.2万
- 2 关税战引发新一波大通胀 11.6万
- 3 历史不应该从考试中去除 5.3万
- 4 如果你是美国总统 5.7万
- 5 关税战是一场持久战 10.9万
- 6 日本世博会首日 14.9万
- 7 回国潮背后被忽略的真相 17.9万
- 8 中国对什么都准备了 35.3万
- 9 筑波大学取消期末考试 8.2万
- 10 领导们都是60后 3.5万
站务
-
“风闻315离了个大谱用户口碑半月报”新鲜出炉!风闻消费者都在吐槽什么?
在3月这个充满维权热度的月份里,我们精心策划并接连推出了“智驾车主的315”“谁是旅游刺客”“风闻315”等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一经推出,便吸引了众多用户的积极参与,大家纷...... -
【报名即将截止】军工组见面会:冷兵器攻防战+线下观影+察话会!
报名链接:https://wj.qq.com/s2/19666185/0env/点击加入观察员,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探索!
最近更新的专栏
风闻最热
-
1聘个外国回来的老人还是少宣传 评论 160 赞 212
-
2再挨两闷棍,特朗普的政治生命就被葬送了 评论 86 赞 21
-
3她嘴里喊着拒绝中国产品,身上却穿着中国靓... 评论 69 赞 30
-
4如何看待老太被60斤金毛扑倒颅脑损伤离世... 评论 67 赞 8
-
5日本人吃不起粮食了,把锅扣到了中国发展电... 评论 66 赞 3
-
6乌方指控:俄乌战争三年多来,俄军已杀害6... 评论 52 赞 0
-
8如何看待中国输欧电动车或不能低于29万? 评论 46 赞 7
中国公司经过上一轮印度收割,还有再次上当的,可就不能怪印度了。那的的确确是智商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