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小米Su7Ultra上赛成绩2分9秒944,超越保时捷?

  • 不是。日常车辆因为使用周期较长,会在设计上留有大量冗余,比如安全冗余、耐用性冗余。而赛道表现好的车,很多时候反而因为追求极限性能,减少了冗余。记不清法拉利还是保时捷创始人说过,最好的赛车是在越过终点线后马上解体。所以赛道表现好的车不代表机械素质好,只是取舍不同罢了。布加迪威龙极速惊为天人,可宣传不会告诉你的是 它每次跑极速,都要进行大修检查,刹车、轮胎的寿命是论次,而不是论年。这就是它的取舍,技术确实牛,可也确实不适合下放到日常使用。

回复3

  • 已注销用户 我命由吾不由天🙈
    拜托了了,人家这是量产车
  • 你这就有点抬杠了,那些头部汽车企业那个没在赛场上证明?另外,塞车技术下放到民用市场的不要太多。。。法拉利,迈凯轮,保时捷这些宣传大马力,跑赛圈的时候都是夸,到了小米跑了第一就是啥都没有用了?是跑赛没有用,还是因为它只是小米?
  • 保时捷一直致力于将赛车技术下放到量产车中,这种技术转移不仅提升了量产车的性能,也确保了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以下是保时捷在这一方面的主要实践和成果: 涡轮增压技术的下放保时捷的涡轮增压技术最初是为了应对北美Can-Am系列赛的挑战而开发的。1970年代初,保时捷在917赛车上首次尝试使用涡轮增压技术,以弥补其4.5升V12发动机在动力上的不足。通过创新的增压压力控制系统,保时捷成功解决了涡轮迟滞问题,并在1972年和1973年分别推出了850马力的917/10和1100马力的917/30。随后,保时捷将涡轮增压技术引入到量产车中。1974年,911 Carrera RSR Turbo 2.1在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中获得第二名,其2.1升水平对置六缸涡轮增压发动机已经配备了中冷器。1977年,中冷器技术被应用到量产的911 Turbo上,使其功率提升至300马力。保时捷在赛车中积累的空气动力学和轻量化经验也被广泛应用于量产车。例如,911 GT3 RS和911 GT2 RS的Manthey套件就是基于赛车技术开发的。911 GT3 RS Manthey套件通过碳纤维部件和优化的空气动力学设计,增加了下压力,同时减轻了重量。这种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车辆的赛道性能,也改善了日常驾驶的稳定性。4. 高性能制动系统保时捷的高性能制动系统也是从赛车技术中演变而来的。例如,911 GT3 RS和911 GT2 RS配备了高性能制动系统和不锈钢制动管,这些技术最初是为了应对赛道上的高强度制动需求而开发的。这些制动系统不仅在赛道上表现出色,也在日常驾驶中提供了更高的安全性和响应性。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