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工业化:中国水泥工业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 白马菜农 病退小职员
    不谈发展速率、技术积累,而谈增量、谈科技,就如同为什么不直接吃第五个馒头一样。共和国当年的县级、集镇级五小工业(泛指,但小水泥厂基本都在五小范围)是适合当年国情发展的,毕竟大工业就涉及大销售,而大销售跟大物流相关。
           
    同样是发展中,为什么海外没有我这样的水泥发展速度,贪大求洋,恨不得最新技术。而没有考虑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像我出口给肯尼亚的水泥生产线,本地工业支援近乎零,坏个易损件就得生产线停工等国内配件,成本能降低到普罗大众能用规模利用地步吗
          
    要我说,真的给发展中国家在发展援助的话,教员时代五小是绝对适合的(大城市可以搞搞高大上,市场需要且技术储备)。一台靠手电筒照明的手扶拖拉机,除了柴油机头跟轮胎,县域基本就能解决其他配件问题。普及,总比非洲大兄弟头顶大盆货物,走路去集镇销售好的多

回复1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