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UFO为什么是2+1发而不是三发

  • 如果25吨够用,干嘛要搞一个三发设计?改气动设计很简单么?我说的很清楚,如果有一款够给力的新发在研,试飞阶段先拿旧发应付,等新发成了再换装。歼20就是这么干的,现在这个银杏叶干嘛要用WS-10而不是WS-15试飞?三台WS-10也就是30吨无加力推力,换两台WS-15就行了,你说的未来发动机两台都有点超了,干嘛现在用3台?设计师小学数学没学过吗?

回复3

  • 另外,ws10的军推不到8吨,ws15的军推在11吨左右,50吨的机体要想实现无加力超巡,双发怎么算也都是不够的
  • 从《航空学报》刊载611所总师王海峰谈及新机与发动机协同设计对动力系统的要求,仍可得出结论,实现前文描述标准的新机在传统双发构型下,若采用四代小涵道比发动机改型,虽可满足超声速推力与发电功率指标,但航程无法达标;若采用三代中涵道比发动机改型,则得到一架缩小版高速B-21——亦即2010年前后空军设想的“隐攻”或“远攻”方案。显然,它们均不是新一代空中作战系统有人机部分的理想选择。
  • 成飞新机目前使用的发动机不确定是ws10还是15,ws10推力14吨,ws15姑且估算为18吨,未来变循环发动机可能的推力也就在22吨左右,不管是10,15还是未来的变循环大推,两台的推力都是不够的。因为新机的最大起飞重量在50吨左右,推比无论如何都超不过1,所以为了达成高空高速大航程的技战术指标,三发就成了必然选择。

    至于新发为什么只有25吨以内的推力,而不直接设计成30吨,这是当前地球科技水平的限制。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