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清:欢迎专家学者记者向证监会反映市场呼声、建言献策、开展监督

回复3

  • 经济活动是非常复杂的,但是也是非常简单的,如果大股东不能减持,那么风险投资就死了,也就没有初创企业了!
    就像阿里巴巴,马云可以不减持,实际上他还逆收购,但是孙正义不行,因为他投资了一大堆初创企业,也就阿里巴巴成功了,如果他不卖阿里巴巴股票,那么他就填补不了那一大堆窟窿,也就破产了!
    而且风险投资收回资金,就可以继续投资初创企业,产生良性循环!
    即便是对于马云一类的企业创始人,他也许在创立企业的时候有借款,可能把自己家产都抵押出去了,所以企业成功上市了,他也需要买一部分股票还账,当然把股票抵押出去贷款(不知道银行是否能够给不能减持的股票做抵押)也增加了利息成本!
    有些人创始人减持还是为了投资别的初创企业!
    总之这些问题很复杂!
    最主要的就是上市前要严格认真的审查,增加股民的信心!
    最好还是培养几家大的投资银行,让他们去买卖股票,股民将钱交给投资银行!
    不过投资银行要提高门槛,自有资金不能太低,而且要设立专门监管机构!
    现在的私募基金鱼龙混杂,实在是没有信用,股民宁可相信自己,也不给私募基金!
    培养信用太重要了,现在既然给个人都建立信用档案了,给那些金融从业人员设立信用档案应该也是可以的!
  • 协议转让后6个月就能减持,这是个大漏洞,大股东搞个马甲就减持了
  • 不是融资融券还可以继续吗?这条路径开着你说的那些根本就堵不住机构做空!
返回文章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