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弹试射是东风31AG吗

  • 这个事我是这么看。老美究竟有没有全程监控到,取决于究竟打的什么弹头?什么弹头应该从以下三点考虑。一是东31ag的成熟度和现有技术水平有关。东风31是1999年8月首次试射成功,10月即参加阅兵,那个时候并不具有有效实战能力,这是大家都认可的。2009年31a参加阅兵,可以初步确定二十世纪10年代初中期,31a仍然是中坚力量。31ag是17年阅兵露面,官宣正式有了第一款随停随打的洲际导弹,可以说东31ag基本达到了与俄白杨和白杨m系列机动导弹相当的水平。但这一阶段普遍认为其最大射程勉强12000公里,但投掷重量有限,应是单弹头,并以传统弹道导弹突防方式进行突防(诱饵弹,有限机动)。但是其实际性能如何,一直没有全程飞行检验,同时其装备数量,试验次数恐怕也远未倒十分成熟的程度,仍然在有序增加数量阶段。这应该是二十世纪10年代末期到20年代初期东31ag的现状。也就是说我们认为如果打的是一枚成熟的实战部署的东31ag,应该大概率是普遍装备的制式弹头。且推测其类似火箭发射一样经过陆海联运到达海南,并且在无依托的环境中发射,更表明应该是一个成熟的弹,否则试验新弹头应该选择更稳妥方式。不会以这种战备姿态打。
    二是进行了通报,但通报时间不会太长。米国那个眼镜蛇球飞机居然飞去了渤海,有三种可能,一是渤海有更重要的事,二是只得到通报,不知道在哪打。三是对太平洋上测控有信心,不怕分心干别的。或者三者兼而有之。如果通报时间不太长,更说明是一种临战试射,不是新弹头检验。
    三是如果东31ag就是装了米国跟踪不连续的弹头呢?这不能完全排除。但我们看看发射时的照片就明白了。第一,这不是一枚乘波体弹头,直径两米的弹体外形也不符合再装入滑翔乘波体的形状。最多是所谓初代滑翔双锥体或者弹头有小幅度滑翔功能等。应该与亚尔斯,白杨m这类弹头的突防手段没有本质区别。
    那么基于以上三点,如果不是乘波体高超弹头,美国会跟踪不连续吗?我们听说朝鲜曾打了一发高超让美国跟丢了,我们的高超一般认为米国现有雷达和预警卫星也会跟踪不连续。但以nmd现有能力,普通弹道导弹弹头无论是俄国还是我们,不但不应该被跟丢,按照席亚洲的说法,nmd对它们都能很大概率构成有效,有用的拦截。在这个领域只能拼数量。所以,不应该会出现跟踪不到的情况。如果跟踪都跟踪不上,东31ag也没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突防手段了。
    最后这发弹的政治影响。影响是超乎想象的。至少会让人联想到如下方面:一是俄已被逼到墙角,遭到西方远程兵器直接打击本土腹地重要军事和政治设施的严重威胁,防空已经防不住。这个档口企图试射萨尔马特进行恫吓,没想到试射爆炸,连发射井都炸了。这是重大打击,动摇战略决心,被对手看到了底牌的虚弱。面临威慑能力降低,甚至动摇战略平衡的风险。这时候我们来了一发,轻松获得成功,展现了实战能力。从侧面扶了一把全球战略稳定。不管强敌能不能全程跟踪甚至有效拦截。我们都显示了不输于俄的实战化洲际导弹能力,且敌我友三方都知道,我们还有更先进的没拿出来。
    二是菲律宾南海碰瓷,挑动神经,容易擦枪走火,已经极限操作。两个落点在菲律宾东西两面也许是巧合,但有心人可以自己对号入座,提丰也好其他什么也好。连爸爸都能打,近在咫尺的儿子,如果想打,一定会揍个生活不能自理。碰巧又宣布了黄岩岛军演,这是常规军力展示,战略威慑结合常规作战威慑,显示了终战克敌,不怕升级的底气,加上实战能胜的能力。
    三是中东方向,不知道以色列的空袭驻黎维和部队营地周围是出于何种目的,阿拉伯世界在看透了俄罗斯的外强中干,自顾不暇之后,处于斗争的低谷,对我们之前的政治努力也缺乏信心。甚至陷入对抗迷茫和还能靠谁的不自信?这发弹犹如一声惊雷,让他们似乎可以找到一个可以依靠的力量。
    四是结合美联储降息,国内宽松政策出台的关键时期,使国人对未来局势的不确定性和安全的担忧有所缓解,客观上平复了忧虑,提振了信心,增强了能保障和平发展的信念。与金融措施起到了叠加效应。
    五是外长联大会议,一发导弹过后,各国把目光投向我们,一时间又成了主心骨和风向标。
    六是在美大选期间,两党说的做的越来越过火,一发冷静弹有助于让想冒险和浑水摸鱼的人降降温,正视现实。
    俄罗斯打那么多发都没人太当回事,我们的一发打出去,忽然觉得世界安静了许多。这发弹在特殊时期具有了特殊的战略意义。

回复3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