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北大之后,我发现天赋就是100%,努力很难去超越”,大家咋看?

  • 记忆力相当于人类个体智慧发展基础设施,决定了你的发展水平能够达到天花板的极限位置。记忆力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你记住了从外界各种途径接收到的方方面面的信息,他其实对人来讲是一个数据库,记忆力的好坏决定了个体数据库的大小。而数据库大的必然存储的资料跟过,通过人脑的其它功能,比如逻辑分析、类比联想、甚至现在还说不清道不明的第六感等等,可以将这些信心融会贯通、推演进化出新的更高阶的认知,因此记忆力差,存储的(甚至是存储在潜意识里的)信息少,给你逻辑分析、融会贯通和类比联想的素材就少,触发你神奇第六感的几率肯定也就微乎其微,所以没有好的记忆力做什么(包括学习数学)都不会是顶尖水平的,而且很容易陷入循规蹈矩无法创新的困境,有没有那种在世界上某个方面达到了傲视群雄的地位而记忆力很差的人?好像没有有吧,反倒是我们总能看到非常杰出的人通常都具有惊人的记忆力。当然基础设施毕竟只是基础设施是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只有好的记忆力也不意味着你就肯定所向无敌,想要发展到高水平还有很多其它因素的影响,但是没有好的基础设施想要发展到高水平是不可能的。

回复2

  • 你搞混了一个问题,天赋(或者说你提到的记忆力天花板)和成就并不等同。成就大小并不取决于天赋的高低。成就本质上就是一个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累积出来的成绩。天赋只能辅助你让你走得更快,但绝不可能让你一步登天。
  • 背山远行 无论山是否向我走来,我都背山远行
      一切下层基础都是必要的,但不是最重要的。你只要想一想你自己活着需要哪些基础性的器官功能,而你最重要的器官是干嘛的就够了。

      你的表述力,更高级的“人脑的其它功能”被你毫无理由地认定为每个人都具备了,但其实完全不是这样,恰恰是这方面的差距造成了能力的本质差异。而记忆力,除非你干的工作有非常强的实时性,比如脱口秀演员或演说家,否则什么时候查资料都来得及,不需要脑袋里把什么都装全。而把东西装得太满的“数据库”型的人,也会因之前曾把太多时间浪费在装填知识上而在思维能力方面缺乏锻炼和培养,这样的人,顶多适合做奉命行事的工作,创造力严重不足。现在的中国,问题就出在奉命行事的工程师过多——美国缺这样的工程师当然也是极端的错误,但我们的教育是另一极端的。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