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北大之后,我发现天赋就是100%,努力很难去超越”,大家咋看?

  • 你这说的基本都是错的,全是臆想。
    我教育家里孩子就是“你唯一有可能超过我的就是记忆力”,记忆力是可以后天练的。数学需不需要这样的记忆力我不知道,因为我大学待过的几个寝室,大家都是过目不忘,上课讲的、书上看到的大家都能准确说出来,印象中没人打过磕巴,我甚至一直以为每个人都是过目不忘,直到有了孩子。
    什么是科学思维方法?其实能进清北的理学专业的做题没你们想的那么多“思维”、“套路”,如果是高中水平的题一看不就知道了嘛,根本到不了什么思维方式,充其量是思维很发散,你觉得牛人是用什么什么思维方式,其实写出来就是俩字“易证”,跟你们想的真不一样。

回复9

  • 虚心请教一下,记忆力该如何训练提高呢?
  • 你干嘛要这样打击自己的小孩儿,他完全可以有超过你的语言能力、沟通能力、画画和运动的能力,即使是事实,打击他的自信心干啥,没有任何好处。另外,虽然过目不忘是高智商人群的必备能力,你的大学同学可能都有,你也不可能在求学过程中,尤其是小学阶段完全没有见过普通人吧。
    其他部分我同意,我的数学能力上不了清北的理学专业,但是道理是一样的,没有触摸到能力边界的时候都用不上技巧。只有脑力不够用的时候才用得上思维方式和套路,够用的时候就直接看到核心。
  • 天才之所以是天才,就是他的思维方法别人学不来。你以为懂了科学思维方法就能跟上天才的思路,但是第一你不会用,第二你用不好。在某个层次上,所谓“科学思维方法”只是相当于学数学所用的九九乘法口诀而已。
  • 自然而自由 欢迎志同道合的朋友来交流。
    天才与普通人的区别就是在于能力上限不一样,普通人一百分的题目能考到99分就不错了,因为他的实力就那么多,天才100分是因为分数就只有100分,如果出1000分就有999分,普通人也就能到500分而已,能展现天才的能力也只有超凡的考试。
  • 对学生来说,记忆力用处最大的地方就是考试。不过,通常记忆力好的人智商肯定也非常高。
  • 说的真好!这需要自己碰到才有这种感觉:易证。大一的高数老师是正教授(30多年前来教学的不多)给我演绎了什么叫定义解题。明明那么难的难题,他就黑板上直接123解完了。那一刻就觉得高中的数学难题一下就少了大半。
  • 玄机色202312 阶段冻结
    我问过学数学的人们,数学里根本灭有那个“背山远行”臆想的“科学思维方法”套路,要是有清北这种大学不可能不教,清北这些学生也不可能学不会
    他以为有所谓“科学思维方法”万能的,非常的神神叨叨。玄玄乎乎。。。🐶
  • 背山远行 无论山是否向我走来,我都背山远行
      究竟是你错还是我错,你可以思考一个问题:至今为止绝大多数数学新发现都不是中国国内数学家做出的(有陈省身、丘成桐这样的华裔,但他们不是国内数学家),但这和我们的人口基数及内卷竞争水平成为鲜明反差,这是为什么?国内学数学好的学生,真如你所言那么多的话,他们为什么没那么多和那么大的新发现?

      我们的孩子,从小到大都是以勤奋为核心培育出来的,但高明的思维,却是以懒惰为目标的——要花最少的努力完成任务,这两者不可能一致。

      学数学,如果追求的是职业出路,肯定是早早被专业数学界所淘汰。真正有潜力的孩子,不会在意成绩,也不会在意别人的记忆力和心算能力比自己强,但绝对不能接受任何人的思考方法自己搞不懂——无论是你还是孩子,眼里有不得了的“牛人”存在,就说明你们接受了可以不去搞懂“牛人”的思维,更难于超越他们。从你的这里的表述看,你自己的思维就应该是存在问题的,从小到大教孩子到现在,很多事都会是不可逆的,想改未必能做到。当然,或许你的情况比大多数中国人还要好,但这离孩子成为出色数学家还远得很。
  • 玄机色202312 阶段冻结
    我家人是学数学教数学的,她和她同事的体验,其实很多题就是直觉,就是天生的,没有那么多套路步骤(秘籍),中学数学比如初等几何证明,需要加辅助线那种,一看就知道大概往哪个地方加,要是看了没感觉,多半短时间做不了,这个根本没法后天训练,或者说后天训练效果不大,和天生有直觉(天赋)完全没法比。
    前面那位,就那初等几何证明题,加辅助线那种,试试,空口不练,以为存在啥“武林秘籍”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