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税就是一种新的收割底层利器

  • 天怒八十一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去。
    理想很美好,就跟最开始搞股市、搞足球产业化的时候,真正落地就是收割小散和底层。
    你以为收富豪的钱,实际是收屌丝的钱,房租的钱。你以为有收益,别人瞄着的是你的本金。总有手段可以收割你,比如股市转融通,违规减持赚2亿罚两百万这种搞笑事,都在眼前近前,这就是现在的中国。

回复1

  • 房产税既然是税,而且对普通人来说还是新税种,那就铁定会增加老百姓开支了,不管对谁,毕竟从无到有嘛。等于是买完地才跟你说,买地是买地的钱,持有是持有的钱,你买地只买了地价,持有还有成本。没人敢说是开征新税是为老百姓省钱吧。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开源、收钱,尤其是给地方ZF开源、收钱,不然这些年修的公园、路灯、马路、地铁、医院、学校,很快就要没钱养护了。
    判断一个城市的未来,不能仅仅看基础设施好不好。设施越好,养护、运行成本越高,地方ZF财政压力就越大。虽然基础设施好也有利于吸引人口、搞活经济,但随着压力加大,风险也就无比放大了。这有点类似于企业高杠杆经营,随时可能暴雷。北美的铁锈带可不是北美专属,如果地方ZF真没钱了,铁锈也就来了。经济高速增长期,税收能覆盖这些维护运行费用,就大家都好(北美没有类似国内的土地财政,当年也支撑了北美的曾经的高品质城市)。从这个角度看,房产税就有点类似于交物管费了😂
    经济一旦放缓,都还不用下滑,高昂的维护运行费分分钟拖垮地方财政。对于主要依靠税收的财政,经济放缓带来的是收入增速的降低,只要削减新增基础设施投入基本就可以维持原有基础设施运行。即便经济下滑,也可以舍弃一些非必要基础设施维护、降低维护标准来保障主要基础设施。但主要依赖土地财政的地方财政风险则远高于主要靠税收的地方财政,经济放缓立马就同时面临土地出让金的大幅减少和税收收入的大幅减少(因为有地土地财政的地方经济业主要靠土地开发推动)。而且几乎所有主要依赖土地财政的地方都必须有“前瞻性”思维,毕竟有“前瞻性”才能凭空买地,自然就存在超标准建设和超前消费的习惯(超高的地方债的来源)。经济一旦下滑,那就将是灾难性的。
    到底要不要交“物管费”?其实,聪明的老百姓很快就会有明确的、统一的认识。但地方ZF这个“大物管”到底敢不敢收这“无中生有的物管费”呢?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