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场观察学生抗议,和美国媒体报道不太一样

  • 最近,源自哥伦比亚大学并迅速席卷全美的支持巴勒斯坦反战活动如火如荼。咱们的网友纷纷大赞这群美国00后,称他们是“觉醒的一代”,这是“美版的五四运动”,美国将会被这群正义青年带上正道...云云。

    不过,即便你可能不愿意接受,或许不爱听,我还是要说一说,如果把时间线拉长,你就会发现,在美国这个“无战不欢”的国家,民间反战运动,特别是青年学生的反战运动,还真不算很稀奇,隔几年就会来一次。
    甚至,很早的不说,就对比一下还不算太远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大学生反战运动曾经持续了差不多近20年,规模席卷全国,并跟整个西方世界的青年学生反战运动遥相呼应。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如今的一些咱们耳熟能详,并且名声不怎么样的西方政客大佬,他们当年都曾是“一身正气”的反战学生。
    1968年8月28日,芝加哥格兰特公园的反战运动中,很多左翼青年人被防暴警察打的头破血流,其中就包括了21岁的希拉里·罗德姆。婚后,她叫做希拉里·克林顿。
    几十年后,希拉里的闺蜜,当年和她并肩游行示威的贝齐·埃布林回忆:
    在催泪瓦斯的烟雾中,希拉里被呛的几乎无法呼吸,但还在竭尽全力的喊着——“抛弃约翰逊”(Dump Johnson),民主党下台“。
    也不知道,多年后,已经成为美国民主党大佬的希拉里,是怎么回味半个多世纪前,自己参加芝加哥格兰特公园反战集会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看下面这位一副愤世嫉俗表情的长脸青年人。他是年轻时的约翰·福布斯·克里。
    这是1971年4月22日,青年克里作为激进“大学生退伍军人代表”正在参加国会反越战听证会的现场。
    约翰·克里是希拉里的接班人——第68任美国国务卿,也是奥巴马政府的第二任国务卿,另外还当过马萨诸塞州参议员、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和拜登总统的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等要职。
    阿拉伯之春,颜色革命。特别是如今冲突最为焦灼的中东和乌克兰,这些混乱和战争背后,均跟早前克里在白宫任职时的“努力工作,”有着直接和间接的渊源。
    还有下面这位,大家肯定很熟悉了,他是被戏称为美国最乖“工具人”的北约秘书长,来自挪威的斯托尔滕贝格。
    但你可能想不到的是,学生时代的斯托尔滕贝格,是个熟读马列著作,非常激进的左翼运动领袖。曾经动辄就上街去激情呼吁什么——挪威应该脱离北约、把美国人赶出去,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挪威,救欧洲等等。甚至,还曾领着一帮队友去砸过美国大使馆。
    还是那句老话——也不知道,多年后,已经成为美国最乖“工具人”的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是怎么回味半个多世纪前,自己高呼挪威退出北约,怒砸美国大使馆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回复2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