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1条
-
同意多数观点,写作手法的问题,我在努力。GDP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体系,很难三两句话说清楚。即使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也还在继续学习联合国2008年SNA指导和美国NIPA Handbook,一边纠正错误一边继续找问题和应对办法。
拿你提到的新产品来讲,最典型的案例是美国的制药行业,诺和诺德用于治疗II型糖尿病的新药司美格鲁肽,1.5ml和3ml剂量国内定价分别是400元、800元左右,服用这种新型药物的治疗费用不菲,但对于普通百姓而言是可望不可及的。在GDP中,这部分开支被列入了Pharmaceutical and other medical products,我们很难把他们摘出来,只能以这部分开支增长来做估算,而且估算误差偏大,只能暂时笼统的理解为价格因素。即使司美格鲁肽创造的GDP中,我们也还可以继续细分,比如用于治疗糖尿病的销售有多少,用于减肥的销售有多少,前者要计入医药开支,后者计入Personal care products更妥当,只是没有详细的数据,所以没有办法做更细致的匹配。这部分的专业性非常强,似乎放到学术论文里更合适,在科普文章里可能门槛有点高。
至于金融业,国内有一个误解,认为美国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超过了20%,其实是金融业和房地产业(Finance, Insurance, and Real Estate)的总体比例,其中房地产的比例更高一些。数据上看,金融业计入GDP的部分并不多,以2023年Q4的消费开支为例,总开支是18.9万亿美元,金融服务消费只有1.33万亿美元,占比并不高。收入法里面,与金融业有关的收入也只有利息和分红两项,总额度是1.8万亿,占居民家庭部门的收入比例在20%左右,换算成GDP的比例,可能在10个点出头。总体来看,金融业对美国GDP的贡献并不高,占用的资金量却非常大,这是美国经济的大问题,史正富教授把这种现象称之为“美国虚实二元经济”,这个问题上,他的论述清晰多了,我就不需要赘述了。
现阶段,我能做的是用美国的数据说话,点出来一些现象。至于现象背后的深层逻辑,我还在检索数据的过程中继续思考。
欢迎多讨论,讨论中才会有进步。
热点
- 1 局座给战机排名 19.9万
- 2 小米即将发布自研芯片 3.4万
- 3 只同居不领证的新型婚姻 15.9万
- 4 美国空军要搞F-55 9.4万
- 5 关于高考神圣化 8.7万
- 6 印度却为何要庆祝十天? 21.3万
- 7 印度始终没明白的道理 20.3万
- 8 多名学生出操被地面烫伤 2.8万
- 9 体制内换电脑非常困难 6.3万
- 10 法拉利CEO不追求多屏 2.8万
站务
-
请你来预测,2025年这些期待是否会发生?
岁月匆匆,又是一年。这一年,我们看到过巴以战场上无家可归的孩子,见证过巴黎奥运会赛场上的拼搏,也迎来了新中国的第75个生日……这一年,我们讨论经济、讨论房价股市,在现实的磨...... -
这些宝藏旅行地火了!风闻“旅行实验室”获奖文章名单新鲜出炉~
五一旅行那些令人心潮澎湃的时刻虽已渐渐退去,但那些旅途中的美好记忆依旧熠熠生辉。在本次“风闻五一旅行实验室”活动中,大家积极分享自己的旅行故事和宝藏地点,让我们领略到了各地......
最近更新的专栏
风闻最热
-
2印度称将对未损毁的PL-15进行逆向工程 评论 137 赞 5
-
3文科生已经连拼好饭都不配吃了 评论 124 赞 6
-
4中美的下一次战争是材料战 评论 117 赞 90
-
5果然有问题!董小姐案调查进入深水区,硬仗... 评论 87 赞 133
-
6真的还有年轻人月入三千吗?不仅有还挺普遍... 评论 81 赞 30
-
7武大校长张平文称不准备缩减文科,大家怎么... 评论 67 赞 2
1、新SNA核算体系计算GDP剔除通货膨胀时常遇到的新产品价格问题。计算GDP实际增长时,需要扣除价格上涨的影响,以得到实际的增长数据。对去年已存在的老产品和老服务,只要把现在的价格跟去年的价格相比较,刨掉涨价部分就算出来了;但对去年还没有的,今年新出现的产品和服务,没有去年的价格可以比较怎么办?GDP统计的办法是直接用这个新产品或新服务的价格计入GDP。当新产品和新服务不多时,影响不大,但如果很多,比重很大时,就会造成宏观上可见的很大的影响。例如,美国自2007年次贷危机以后,多次海量增发货币,但追踪研究发现,这些增加的钱,很少进入实体经济领域,而是主要涌进了金融领域。投行等各类金融机构,这些年来不断发明创造出五花八门的新的金融衍生产品,它们以前不存在,也就没有涨价一说,直接就按它们的价格算进GDP了。这个,占美国GDP增量中很可观的一大块。
2、文中提到了虚拟房租和股票。这很重要,因为把钱花到房地产和股票证券上,在GDP统计里算是投资,而不算消费,因此它们的涨价不算通货膨胀,计算GDP时不需要扣除,反而算GDP增值。我们都知道,房地产和股票证券的价格取决于有多少钱进去,钱多,投进去的多,价格就上涨或换句话说资产就增值。虽然房子还是那座房子,房价从200万涨到400万,还是照样住那几个人,但GDP增加了200万,还不算涨价不用从实际GDP增长里扣除。
如果作者能在这些方面多花些笔墨,写得再清楚一些,会有助于读者理解文中已提出的重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