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源于印度阿萨姆?中国茶和印度茶背后的经济学

  • 罗伯特·福均的日记写得很清楚,他1830年代受雇于东印度公司,拿到年薪500英镑,特地来到中国,了解茶叶的生长及其生产情况。他隐藏身份,在长江流域一带暗地考察茶叶种植方法和制作加工技术,从浙江的龙井到黄山的毛峰,再到贵州的大红袍,以及陆羽的《茶经》都有在他的日记中提到。而且他从1830年开始先后两次将茶树苗偷偷运往印度,第一次因海上风浪过大,多数茶树苗未能存活。接受教训后福均发明了特殊的器具,让茶树苗在风浪中也不至于被打翻倾倒挤压,才将一批茶树苗再次带到印度,并在印度开辟茶树园。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开始允许中国劳动力出国打工,于是福均再次进入中国,招募了一大批种茶的技术工人,将中国的茶叶技术带到了印度茶叶种植园,从此印度茶叶才开始发展。由于英国对印度贸易的垄断,印度茶叶开始占领了欧洲市场,挤占了中国茶叶的市场。到1890年代,原来中国茶叶从占世界市场的百分之90以上,降到了占20%。 
    吴觉农在福均盗取中国茶叶种植技术和茶叶加工技术一个世纪之后才开始研究印度茶叶,就难免相信了印度人编造的鬼话,说什么茶叶起源于印度。要知道,你尽管可以发现野生茶树,但野生茶树叶是不能直接饮用的。中国对的野生茶树经过了两千的改良培育,才有了19世纪的茶树的品种和规模。而且即使是经过改良的茶树叶也不是那么好喝的,关键在于对茶叶的加工,才能激发茶叶的香味来。所以即使在印度发现了野生茶树,从野生茶树到可以在世界市场上出售的茶叶,这中间的差距可太大了。
    19世纪英国以及欧洲各国兴起喝茶之风,但是中国茶叶是需要欧洲人用白银来交换的。欧洲人的白银从哪里来?是从美洲殖民地掠夺来的。可是掠夺来的白银却被用来买了中国的茶叶,被欧洲人消费掉了,不能成为欧洲的财富,不能对生产进行投资,这是才是东印度公司和欧洲国家商人最苦恼的事。东印度公司一直在寻求在别的地方找到茶叶,特别是在殖民地印度,以取代中国的茶叶,避免白银流向中国。据说东印度公司的确在印度找到了类似茶树的植物,可是那种植物的叶子苦涩难喝,根本不能入口,大概这就是印度人所说的野生茶树了。这种树叶做成的茶在国际市场上根本卖不出去,运回英国也没人喝,只有少数下层工人买不起真正的茶叶,以此为替代品。这就是东印度公司急切地想从中国盗取茶叶的原因,于是派遣福均前往中国。福均本人是位植物学家,当然对茶树有所了解,成为东印度公司从中国盗取茶叶的最佳人选。
    正是有了中国的长期改良过的茶树苗,还有福均偷盗的茶叶制作加工技术,以及后来从中国雇佣到的茶叶工人,印度的茶叶种植园才能出产可以入口的茶叶。所以茶叶绝对不可能是从印度起源的,更不是其土产的,它只能是殖民主义者盗窃物种,剽窃技术的产物。

回复5

  • 鸦片战争后最直接的后果,是英国人偷走了茶叶种植技术。从此中国最大的白银输入没有了,自此国势日下。英国后来拍了纪录片,明说了此事。
  • 清风 奋六翮而籍东风,飘摇乎高翔
    这些家伙,竟然在【小小的茶树】上做贼,不仅偷茶树,而且偷茶文化......
  • 吴觉农(1897年-1989年),原名荣堂,因立志要献身农业(茶业),故改名觉农,浙江上虞人。中国知名的爱国民主人士和社会活动家,著名农学家、农业经济学家,现代茶叶事业复兴和发展的奠基人。中国第一个茶学博士、农业部前副部长吴觉农民国时代就推测印度次大陆是新兴的大陆,不可能是茶叶的原产地,原产地是中国。从进化的角度讲,云南大叶种的简单儿茶素高于印度阿萨姆的野生茶树,说明云南大叶种更原始。2018年,中美多机构研究团队对栽培茶树的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得出来明确的结论,茶树就是来自中国,不要被洋鬼子带偏了节奏,类似的颠倒是非黑白他们做的很顺手。jpgjpg
  • 阿萨姆以前属于缅甸。英国通过英缅战争才侵占了这块地盘。
    阿萨姆源于阿豪马,也就是傣族。
    不仅阿萨姆,那加兰、曼尼普尔等四邦都是如此。
    都属于藏缅语族,父系Y基因90%以上是O3。
  • 反正他们会造史。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