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12条
-
转移到越南、印度就没有运输成本了和时间交付了?就不需要重建工厂和产线了?越南和印度都是现成的?
-
你要是在工厂打螺丝就好好的打螺丝,你别想那么多复杂的事情,你想不来的,每个月拿2000~3000偶尔去网吧上上网打打游戏泡个妞就好,别特喵的觉得自己就是个专家似的在指点江山~
-
为啥有一部分产业链转去了越南和印度?因为他们所有的产能都是美欧产业链的一部分,不去不行;为啥有一部分产业链没去越南和印度?因为他们只有部分的产能是美欧产业链的一部分,可以有不同的选择。
-
印度被英国殖民时期,印度人跟随英国主子的脚步(殖民扩张),比中国更早深耕非洲和美洲,而印度独立后英国工业技术同样被印度“继承”,如从英国学习的印度摩托车表演队,曾经风靡殖民地,更参加了1947年印度独立表演,60年代印度收购了英国恩斯菲尔德摩托车公司,而印度拖拉机知名企业伊思考特,马恒达,ACE都是在印度独立之前成立的,至于说“非洲、美洲的拖拉机、摩托车,全是印度造的,以前全是中国造”完成是瞎扯,以前也是印度占据绝对份额!
-
这就是倒因为果了。
摩托车我不太清楚,但是拖拉机确实是印度的传统强项,有一定的技术积累,市场占有率也非常高,并不是这几年所谓产业链转移造成的,印度马恒达也是世界有名的500强企业。
2022年末至今,一直有无良自媒体唱衰中国农机行业,拿出来的论据无非是拖拉机产量和出口量大幅度降低,你可能是受到了他们影响。实际上,这也是网络上的骗术。近几年,中国拖拉机一直在战略转型,我们的产量虽然跳水式的降低了,但是产量结构更加优化了,大中型拖拉机逐渐实现了对小型拖拉机的替代(大中型拖拉机约占总产量70%,其中,大型拖拉机产量提升到16.5%,翻了5倍),这一方面更符合我国农业种植结构规模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是我们主动去除低端产能的成果。作为印证,2017年至2022年,我们的拖拉机出口量一边降低(约13%),出口金额却在大幅度上升,由5亿美元增长到8亿美元。现在,我国农机正在往“无人农场”方向发展,走智能化、无人化、自动化的路子。展望未来10年,我很怀疑印度能否守得住自己的市场占有率。 -
我们还有很多的【二手衣服】收拾干净后出口到了非洲,很多的【二手汽车】也同样出口到了非洲,你是不是想说印度的一手产品就是我们的二手水平?
你对世界的发展是不是缺了最近十年的认识?青藏高铁知不知道?我国西南建的大桥在世界刷榜知不知道?全国最多机场的省级行政区依然在新建机场知不知道?还什么“光是交通一点……就不可能”。
你到说对了一点,的确没有“大规模”转移,只不过是随着一带一路的物流路径往更接近出口口岸的方向新设立产业链罢了。
到时越南和印度,完美适配你这句“运输成本和时间交付延迟足以抵消那点人工差距,更不用说重建工厂和产线的巨大投入。”
-
什么叫自己骗自己,这文章是华尔街日报出的,又不是中国媒体,且有数据有论证,比你一张嘴强,连以前网上那些吹转移越南和印度的也是靠一张嘴bb,前几天刚有篇新闻,今年越南和印度的出口明显倒退
-
三来一补这种产业一般会靠近沿海地区,降低外贸流通时间成本,但是,长供应链的产业其实并不是很在意是不是靠海,而是靠近配套产业链群!
-
那么问题来了,越南和印度的物流效率很高?基建设施能满足高效的物流需求?特别是印度,各邦设卡收过路费收税的问题很严重,物流成本真的比把工厂设在中国内地低吗?
产业工人的素质,能源供应,研发技术人员的水平这些,都不谈了… -
中国本身就是一个超大号的单一市场!光满足中国市场需求,就足够很多公司专门建立一座工厂了!比如纺织业、服装业!难道我们的衣服鞋子全靠从越南、孟加拉国甚至印度进口回来?广东这些沿海地区还可以依托便利的海运和较近的路程享受一下成本优势!中西部地区呢?拉到中西部地区的运输成本你考虑过吗?如果在西部依托廉价的原料产地、人力资源、水电资源,把东部的这类工厂迁移过来,专门供应中国市场和中亚乃至欧洲市场!这成本可比你海运方便快捷多了!重庆的数码电子产品就是中欧班列拉去欧洲的!
-
你真行,印度能拿得出手的所谓机电产品就是你说的这两样,拖拉机和摩托车!这两样印度开发的时间都比中国早很多,特别是拖拉机,市场占有率非常高,而且一直如此,摩托车基本都是低档的为主,不足为虑。国家重金投资基建就是为了降低基本物流和制造成本,建议你别憋在小地方出来走两步看看!
-
你愿意去富土康上班吗?
热点
- 1 迟到1分钟被认教学事故 5.3万
- 2 朝鲜舰艇在港池经历什么 15万
- 3 过去北方城市的男孩玩具 6.6万
- 4 为小米代工会被美国禁? 9.1万
- 5 马克龙欲借力越南 14.2万
- 6 赞同招公查社交账号吗? 3.5万
- 7 文化殖民造成的深层问题 2.8万
- 8 无人工厂实现制造业回流 7.5万
- 9 李在明给东亚带新气象? 4万
- 10 看不起印度是危险误判? 9.8万
站务
-
请你来预测,2025年这些期待是否会发生?
岁月匆匆,又是一年。这一年,我们看到过巴以战场上无家可归的孩子,见证过巴黎奥运会赛场上的拼搏,也迎来了新中国的第75个生日……这一年,我们讨论经济、讨论房价股市,在现实的磨...... -
风闻“投资者保护”:守护你的财富,共筑理性投资路
在投资的浪潮中,每一次波动都暗藏机遇与挑战。你是否曾因信息不对称而迷茫?是否遭遇过投资陷阱,让辛苦积攒的财富受损?又或者有过慧眼识珠、收获满满回报的成功经历?无论你的经历如......
最近更新的专栏
风闻最热
-
1想请问观友,小米做对了什么,华为小米在观... 评论 399 赞 12
-
2印度宣讲团已精疲力尽,但莫迪还要接着奏乐... 评论 197 赞 144
-
3陕西00后男生回家帮老舅收小麦,不赚钱还... 评论 194 赞 4
-
4西门子EDA断供信息,是美对华科技遏制缩... 评论 113 赞 69
-
5治理台湾最大的问题,不是“台独”分子,而... 评论 107 赞 94
-
6为什么九天无人机让美国防长有了钢铁般的意... 评论 98 赞 51
-
7“谁排名最后,谁降级去安徽!” 评论 86 赞 14
-
8蔡正元被张维为的言论气破防了:哪有那么简... 评论 82 赞 7
现在非洲、美洲的拖拉机、摩托车,全是印度造的,以前全是中国造。
至于说产业链从沿海转到内地,那是自己骗自己。
从远远落后沿海,到逐渐跟上一点,只能说是内地的正常发展。
光是交通一点,产业链就不可能大规模向偏远内地转移。运输成本和时间交付延迟足以抵消那点人工差距,更不用说重建工厂和产线的巨大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