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招到底有错没?

  • 王白蔹 宠妻狂魔与考据狂
    这个问题我做记者的时候和某计划单列市的政策研究室主任聊过,他说了这样几个问题。
    1.扩招的时候全国处于经济大环境非常差的时候,刚刚经历了1998年的下岗大潮,扩招之前高等院校是包分配的,但就算包分配,很多大学生也不想去,更想去外企和民营企业。甚至在北上广都有人因为不愿意被分配而报考市属院校或职高。没有设想到未来经济会发展这么快,每年考生会这么多。
    2.该计划单列市因为历史原因高校较少,如果扩招,就可以凭借地方财政和经济实力的相对优势招收到比较优秀的师资力量和生源,或者吸引高校比较集中的地区到该地办分校,没有扩招的大背景,就没有这样的机会。
    3.该计划单列市九十年代末已经出现了大量富裕阶层,扩招前考进大学很难,如果不扩招,这些人会将孩子送到国外读书,与其让外国特别是东南亚等地学校挣走国人的钱,不如我们自己挣。
    4.高考升学率太低的话,很多父母有可能为了孩子未来的升学离开本市,从而失去人才甚至税收,所以得扩招,拴住这些人。
    5.目前来看,弊端越来越多,大部分学习好的学生和比较努力的老师兴奋点主要在发文章上,对做实事或者产学结合缺乏兴趣。但不爱学习的学生和不太称职的老师,可能连写一篇好的文章的能力都不太够。虽然培养非常粗放,但数量足够大之后,里面总有一些比较好的人才能够满足企业用人需要,对产业转型升级乃至基础研究发挥一定作用。此外,扩招后大量学生所产生的消费,其作用对于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作用非常大,养活了不少人,比不扩招时候要好。
    6.从企业反馈来看,不止一个企业给我开玩笑说,复转军人比很多985毕业的本科生还能干,咱们人民军队现在技术性越来越强,很多系统和装备体现了军民融合的特点,干部和士官动手能力强,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也丰富,我觉得未来也是可以和高校形成一定的互补。

回复1

  • 当年的教改、医改、房改都是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的权宜之计,缺少战略眼光,更没有能力看到国家后面的发展变化,只关注眼前自身的一点点困难就冒然进行的,目的只是为了解决管理层的生活困难而已。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