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债面临大问题,流动性危机渐行渐近,美国海量发债的恶果

  • 护城河畔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基本逻辑没啥问题,但过于简单,忽略了很多东西。
    目前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仍然以美元为主。除非发生重大制度性变化,或者出现了美元的替代货币,这个体系仍会存在,有缺陷有问题需要修补也会存在。因为,即使在经济和金融危机中也需要贸易,需要投资,需要储备。
    经济运行角度,无风险收益率走高,意味着物价的不断上涨。货币和资本是有时间价值的,这是它市场定价的一个主要方面。货币本身被作为一种商品交易的时候,它也有价格。可以把市场利率理解为货币或资金的交易价格。理论上,利率上涨反映了货币的稀缺性增加了,就是说这种货币不够用了。货币供应角度,无风险利率走高,意味着货币供应不足,“钱不够用了”
    从历史角度看,目前美元5%左右的利率,其实算不上很高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时的美联储主席沃尔克为了对付通胀,曾经将利率提高到20%以上。跌得多少是一个方面,还要看是否同时伴随着重大的结构性问题。仅仅跌的多可能并不是什么事儿,A股有过多次大底,你抄过几次?既要有钱也要有信心才行,更重要的是有钱。
    然而,社会上钱不够用,不等于中央银行可以随便增发。这回的原因主要有:美联储缩表,把之前历年购债(这是FED增发货币的主要手段)积累的大量债券卖掉,从水池中抽走了很多水;通货膨胀,物价上涨意味着要保持原有的交易规模就需要更多的货币。这是“钱不够用”的两个实际原因。还有其他原因,比如俄乌战争让西方巨大的财富在乌克兰战场上化为乌有,经济和金融系统的低迷和低效也无形中消耗了一部分财富。
    更重要的是,要充分看清楚“美元霸权”和“华尔街招数”的角度:美债是跌了,世界范围内其他资产的价格呢,跌没跌?尤其那些金融市场开放度高、对美元依赖强的新兴经济体,它们的资产价格跌没跌?跟美债比如何?美元霸权的主要表现之一是,美国金融资本“集中性地”割全球产业资本的肉。必须要综合地看美元和美债,看看美元和美元霸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美国和美元,现在的局面是挺烂。不过,有一些国家的局面比美国还烂。
    相比世界范围,中国的资产价格是没怎么跌。可你不要忘了,中国有巨量外储,有先进而庞大的制造业,有完善的金融防火墙,有强大的国家政权和军队。其他国家呢?阿根廷巴西土耳其印尼印度南非沙特阿联酋,这些国家的情况如何?如果它们的资产价格跌得更多,美元就暂时不会有大麻烦,否则就不妙了。这是一个角度。
    1990年之后,以2008年金融危机为分界线,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08年以前是“比谁更好”,08年之后是“看谁更差”。世界处在一个比烂的年代。遇到狗熊,我不需要比它跑得快,比你快就行。你肯定听过这个段子。十年前,国家领导人就强调,要脚踏实地解决好自己的问题,“扎好自己的篱笆”。这又是一个角度。
    美元现在之所以拼命要加息,是因为它要通过收割别人转嫁危机。与以前不同的是,它这次先割了欧洲和日本,它心心念念想要下刀的中国,还没割到。国家为什么要出台一系列稳定金融和房地产的措施,恒大也不仅仅是许家印的问题,它也反映了时代背景。以往,国人会常听到一个词,“输入性通胀”。时代不同了,中国虽然也受到世界范围通胀的影响,但更多地也在“输出通胀”。中国制造业的不可替代性,一定程度上可以消化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负面因素,甚至反向输出。为什么中国这几年在发展中国家中的地位和威望有了大幅的提升?没有中国挡在前面,很多中小发展中国家早就倒下了。美元霸权这一轮没那么好使了,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国和中国制造业的崛起。
    这一轮危机中——不管是经济危机还是金融危机或者兼而有之,如果美国割不到中国,就只能割自己。美国的衰落就会加速。百年未有之变局,大幕在徐徐拉开。

回复1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