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法家在历史上的作用

  • 镇锋起超 人过中年做减法: 留必需去无用。
    这不是一个留言就能说清楚的,商鞅变法前后的最大变化就是:国家有封建制进入郡县制,国家有家法管理进入到国法管理模式,化家为国,国法高于家法,用法律官僚代替王公贵族治理国家。
    秦国商鞅变法是以弱变强的变法,在大争之世,基本上来说是唯一的效率最高的方法。最厉害的是公田也要纳税,奖励耕战,迅速增加国家财力和战力。之后实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一统:统一法治政令、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国家军队、统一税收制度、统一社会评价体系,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完善的国家治理体系。
    西方直到16世纪,法国波旁王朝才首次在欧洲施行官僚制。
    百代皆行秦政法,尽管之后的朝代多有反复,所谓内法外儒、内圣外王都是以法治是内核,现在的行政结构仍是郡县制的迭代升级。
    商鞅变法也有不完善的地方,这是受当时的社会条件和国家竞争的条件约束的,所有变法不可能脱离实际环境。最大一点就是:大秦帝国没有来得及从战时法治过渡到平时法治就亡了。

回复1

  • 已注销用户 素质低下禁言 认知水平低下禁言 请自行对号入座
    大秦帝国,根本没有可能由战时法治,过渡到平时法治。
    原因在于,秦国这个国家,从历史上就只有战时,没有平时。从来都是全民皆兵,商鞅变法之前,全民皆兵由贵族管理,商鞅变法之后,全民皆兵由制度管理。
    这样的国家,根本就不可能有什么平时。看看历史上的草原民族,整个部落国家的形态就是不断地打仗打仗,哪有什么平时。
    再看俄国,从建国第一天开始就是不断地扩张,扩张,打仗。沙俄时期是这样,苏联时期是这样(主要是苏联中后期),现在的俄罗斯联邦还是这样。根本就不会过不打仗的日子。
    对于这种有深入军国主义文化的国家,战时就是平时。
    秦国统一天下之后,秦始皇也没想结束战时,派遣50万军队远征南越。为什么秦末大起义中秦帝国迅速崩溃,项羽战斗力太过逆天是一个主要原因,秦军主力远在岭南背叛了国家也是一个主要原因。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