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峰会与不存在的“修昔底德陷阱”


  • 简单地逐条逐点反驳作者:

    1、作者:(一)伯罗奔尼撒战争不是新兴大国挑战传统强国。
    雅典与斯巴达不是新兴大国挑战传统强国,无法用来论证新兴大国不挑战传统强国。以西方文明与中华文明为例,马其顿崛起灭亡波斯,罗马崛起灭迦太基,大金崛起灭辽宋,大元崛起灭金宋,不胜枚举。说明在不同文明中,新兴大国挑战传统强国都是共性与常态。

    2、作者:(二)冲突并非不可避免。
    “并非不可避免”,已经说明了作者也承认冲突是大概率事件,不冲突是小概率事件。

    3、作者:(三)雅典斯巴达的关系与中美关系不可比。
    a,一战前英国与德国也相互经济交融,皇室还是亲戚。b.古代交通不发达,对于雅典与斯巴达来说,希腊世界对他们来说就几乎是整个世界,两国间的战争对他们来说就是世界大战,但他们仍然决定战争。

    4.作者:(四)历史教训说明“修昔底德陷阱”不成立。
    英美全球霸权的和平转交是国际关系中的特殊现象,有太多的偶然性。中美之间的关系,相比英美,更像英德。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苏同盟尚且兵戎相见、牢不可破的联盟尚且不攻自破,中美亦敌亦友,现在就自信满满认为“修昔底德陷阱”不成立,最终肯定会希望破灭;只有时刻警惕“修昔底德陷阱”,才能使得双方在处理中美关系时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合作的大船才能不翻。

回复6

  • santawang 内圣外王
    你对作者核心意思,对“修昔底德陷阱”含义的理解都有偏差。“修昔底德陷阱”由哈佛大学教授提出,本是学术思想,被美国人拿来作为攻击中国的舆论武器,就像福山的“历史终结论”一样。作者首先是要理顺概念,对“陷阱”正本清源,让它成为无本之木,美国人就不能老拿这个说中国崛起的事。其次,作者并未否认中美冲突的可能性。恰恰冲突是双方不可承受之痛,需要摒弃“陷阱”思维,灵活运用唯物辩证法,重新考察中美主要矛盾,改善中美关系。中美近期合作是主旋律,需要我们继续稳健的经济和外交政策,加强双方官方和民间的沟通和交流,在不损害国家和国民利益的基础上,适当兼顾和满足美国利益,换得时间和空间,继续埋头发展国内经济、政治、社会和军事,往外稳步推进一带一路。军事放到最后,数量上稳步发展,时不时爆点黑科技就行。别像德国搞军国主义,基本国策都错了。
  • 这是忽悠美国的理论,你认真你就输了。你还给不给战忽局活路
  • 修昔底德陷阱其实就是公知带路党忽悠瘸!根本就没有
  • 事实是两个有大量交互的国家都有战争的潜在风险 和什么鬼先发后发没有半毛钱关系 就像1+1=2和你那个1是汉字还是阿拉伯数字没关系一样
  • 逐条反驳一下你的观点:1. 就算在冷兵器的古代新兴大国挑战传统强国是常见现象,到了热核武器时代,谁还敢轻言战争?马其顿辽金元这些短命文明不说,就算罗马与迦太基,与今日中美这样伟大的超级文明有可比性?2. 冲突必然有,关键是可否控制,失控的冲突是大家都全力避免的小概率事件。3. 雅典与斯巴达,英国与德国能够爆发全面战争,是因为他们相信胜利者终将得到整个世界,俄国与美国,中国与美国不会爆发大战,是因为没人相信胜利者还能得到一个完整的世界,更可能得到的是地狱。4. 日本人说中国像一战前的德国,用心何其毒也?你一个中国人,也拿英德来说事儿,你是哪头的?作者批驳修昔底德陷阱,就是为了破解人家给我们挖的坑,你却要跟在人家屁股后面谈修昔底德陷阱,不是正好掉坑里吗?
  • 改个中文名 修身养性
    哈哈哈哈哈,驳的好。

    现在的中国学者啊,好不容易找到个公开为美帝洗地拍马溜须的机会,怎么能轻易放过呢?
返回文章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