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主席:耶伦访华、拜登、中美关系、挖掘亲中力量

  •        饮水机 的文章虽然可能不符合某些激动者的口味,但作者讲的大多数是事实。
    耶伦接受美国公共传媒广播网(American Public Media)财经新闻节目《交易场》(Marketplace)访问时形容,她的四天访华行程是成功的,为两国关系奠定基础,双方也讨论了“重大分歧”,她相信美国和中国都希望以坦率和尊重的方式来稳定两国的经济关系。她透露,双方同意“保持开放的沟通渠道,加深对彼此关切的讨论”。虽然这次访问没有取得具体突破,但华盛顿和北京同意继续交流。“这是我们最重要的双边与经济和金融关系之一。”
    我此前就说过,耶伦本身政客,是专业人士,固有立场并不反华,但她现在变成官员,就不得不遵从政府政策,根本不具备一己之力扭转局势的能力和可能。从耶伦的讲话中细细分析,有的是其个人理念,有的是政府政策,其间有温和的也有矛盾的。如果换做是个理性对华政府,耶伦就是稳稳的知华派,不会比保尔森差。但恰恰因为如此,耶伦在政府不是主流,势力单薄,就是给人做嫁衣的。
           台湾经济日报有篇文章分析中美经济战的局势,总结三点:1、中、美之间的相互出招已进入相互报复的阶段,在逻辑上必将进入到一个“螺旋上升”的轨道,相互作用,相互刺激,不存在消停的可能,更不存在找“下台阶”的动机。2、双方似乎势均力敌。美国对中国开打贸易战,始自2018年的特朗普政府,五年下来美方赢了吗?美国启动对华贸易战的借口是过去无往不利的“301条款”。这个从1974年开始发明出来的武器,迄今已运行了100多次,未尝有过失败。对日本半导体、对日本汽车等产业,一祭出301条款,日本立刻屈服;日本之外,欧洲亦未能幸免。唯独这次,针对中国的关税战,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反而愈打愈火。贸易之外,中、美之间的科技实力看来也有得一拼,只要实力接近,这个斗争就会持续下去。3、更关键的是,我们之所以用“经济战”此一概念,因为它是一个泛称,包括了贸易、科技、产业、金融等各种斗争;而经济战本身,也不过是像军事、太空、体制、价值、地缘等诸多领域,都只是中、美两强在“修昔底德陷阱”中矛盾或博弈的一个部分而已,因此,除非中、美两强的老大、老二之争出现了结果,否则所有的斗争也都将持续下去,全球各国、各领域、各企业都需要有这样的心理准备。
           关于共和党与民主党对华政策特点,作者分析的也比较专业,两个党都反华,但共和党更激进,民主党更阴险但不如共和党激进,大家就看看特朗普政府内阁的几个关键人物,班农、博尔顿等都是臭名昭著的极端派,甚至就是战争贩子,美国人都不喜欢,蓬佩奥是个特务头子,中美关系直线恶化这些人是首要罪魁祸首,而特朗普就是个种族主义者和极端民族主义分子,他不想打仗是觉得没有把握并且不划算,并不代表他是和平主义者,暗杀苏莱曼尼这种恶心的事都能做出来,意味着什么?两害相权取其轻,共和党执政中美关系会更差甚至有冲突可能,起码拜登政府一直在降低冲突危险(当然这不是善意而是他没有把握)。
           我最初就讲过,对手越是歇斯底里越是使用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损招,就越是说明它的工具箱里东西不充足,有好的工具谁也不愿意使用有害的工具的,大家自信一点,团结一点,提高承受力,黎明前必然有黑暗,这个槛迈过去就是百年盛世来临。

回复3

  • 林猬 呼吸尽是乳鸽
    2016年,民主党奥巴马政府,中美南海冲突
    2017年,民主党奥巴马政府,萨德事件
    2018年,共和党特朗普政府,中美贸易战
    2022年,民主党拜登政府,佩洛西窜访台湾(同年俄乌战争爆发)

    ——共和党和特朗普虽然看上去张牙舞爪,但其实更多是虚张声势,其主要目的是经济领域和产业竞争,真正落实到地缘政治安全上的很有限。相比之下,美国民主党政府非但在经济与技术上并没有对华更友善,反而在地缘政治上更喜欢冒险,更倾向于激化冲突。在讨论中美关系时,要对此有清醒认识——民主党比共和党更激进,也更容易冒进,是更不安定的因素。
  • 猪猪侠998 宇宙大将军、督三维诸军事
    川普在位的时候中国网络环境是怎么样的?拜登上台后中国网络环境是怎么样的?共和党反华是嘴上说的狠,下手也狠,民主党反华是小嘴抹了蜜一样,但背后下黑手。我比较喜欢共和党那样的。
  • 亥伯龙神 立场、原则、依据最重要。有错就认,能改则改。
    你的这篇回复也很好,很赞同,推荐了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