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11条
-
那是不是意味着,北大……开玩笑的🐶
-
看看95年以后有几个,就明白了。
-
中广核反应堆理论设计首席专家、中广核研究院总工程师卢向晖,2000、2003年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学士、硕士。
中广核型号首席专家,ACPR1000、红沿河、阳江、“华龙一号” GDA(英国通用设计审查)等重大反应堆项目副总设计师林继铭,2001、2004年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学士、硕士。
国家电投核能发展总工程师,山东核电党委书记、董事长吴放,1995年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学士,2022年获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WANO)“WANO核能卓越奖”,海阳核电站“暖核一号”工程负责人。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国际真空电子学领域最高奖—John R. Pierce奖首位亚洲获奖者冯进军,1988年清华大学无线电系学士。
我国第一套煤矿监控系统——KJ1煤矿监控系统的课题组组长尹协一,1983年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硕士。
中广核铀业发展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安军靖,1996年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学士。
-
你这单子别的大学也能列出来。再说你列的都是什么年代的,你看看?
-
留在国外的谁来统计一下?
同时把西工大、哈工大、西交大、北理工、北航、南航等其它大学的国内、国外人才数量及比例拿出来,我们也才好弄明白到底是谁错了! -
这说明了一个事:
即使最优秀的那批人出了国
剩余的人也可以吊打国内其他人
很奇怪吗?
留下的人依然享受着国内最优的教育资源,最多的科研经费,最大的晋升机会
值得骄傲吗?
做出成绩还得全国人民感恩戴德
真了不起!!!
说件事,日本在60年代后,大幅增加科研经费,扩大大学教育规模
这一举措造成了多年后获得诺贝尔奖的几乎每年都有日本人
我问下,清华有吗?有一个吗?
没有一个人获得诺奖,值得尊敬吗???
-
你贴这个文就是自扇耳光,既然清华留在国内的学生这么有出息,出了这么多高官大专家,那么为什么还有那么多清华生往外跑??口口声声中国科研环境不行,这里05、08的都有做总师的了,这叫科研环境不行?
-
00年以后的清华生还有俩,堪比国宝大熊猫,不错,很不错啦,但是看到10年以后的清华生绝迹了,我都有点怀疑清华倒闭了吗?
-
这个名单太会给清华脸上贴金了。別人我不知道,单拿马伟明说说,人家本科是海工大毕业,其实他本人去不去清华读博完全无所谓,这一下成清华“培养”的了。要脸不?
-
问题在于,清华的国家拨款是中国第一,拿了那么多拨款,就这么点成绩?匹配吗?
日常接触清华的人,那种极端自私自利的人生观才是清华大学要面对的真正问题,为什么会这样?
人民不禁要问,为什么中国最精华的大学,毕业生许国者寡,去国者众;追求公义者寡,追求私利者众。
这大学办成这个模样,何来自豪? -
说这个没意义。或者说因为在观网存在相当普遍的“无脑黑”现象,那么对不起,无脑黑既然一棍子打死、以偏概全那么会讲事理的就得掰扯个清楚、必须针锋相对基于事实说一些无脑看不见、黑障区里的事实。所以,看明白了吗,这是关于对观友是否“无脑黑”的定性问题,对此本鸟不认同,观网之外如果有,那么请移步去那里扫尘。
热点
- 1 清真食堂不让汉族进? 12.6万
- 2 俄罗斯和阿塞拜疆怎么了 10万
- 3 美国不想同中国打仗了? 19.1万
- 4 大连工大这事全是谣言啊 2.3万
- 5 黑人到中国过上优渥生活 7.3万
- 6 乌克兰“人民战争”来了 6.1万
- 7 李某莳是吃了时代回旋镖 5.2万
- 8 大陆和台湾的摩托车价格 9.6万
- 9 乌克兰混混和中国女生 10.3万
- 10 印想在中国身上走出条路 14.8万
站务
-
请你来预测,2025年这些期待是否会发生?
岁月匆匆,又是一年。这一年,我们看到过巴以战场上无家可归的孩子,见证过巴黎奥运会赛场上的拼搏,也迎来了新中国的第75个生日……这一年,我们讨论经济、讨论房价股市,在现实的磨...... -
风闻“投资者保护”:守护你的财富,共筑理性投资路
在投资的浪潮中,每一次波动都暗藏机遇与挑战。你是否曾因信息不对称而迷茫?是否遭遇过投资陷阱,让辛苦积攒的财富受损?又或者有过慧眼识珠、收获满满回报的成功经历?无论你的经历如......
最近更新的专栏
风闻最热
-
1清华大学法学教授劳东燕为大连工业大学被开... 评论 352 赞 7
-
2CNBC一个纪录片:在美国生活在贫困县的... 评论 137 赞 16
-
3为什么法律要给私生子继承权? 评论 121 赞 6
-
4离谱!印度空军实力世界排名第6,比中国还... 评论 105 赞 13
-
5不是反对和外国人交往,平等交往没有问题,... 评论 66 赞 102
-
6大连工业大学这事里面全是谣言啊 评论 64 赞 10
-
7印度从中国偷师能成吗 评论 64 赞 14
-
8特朗普出毒计:中印与俄罗斯连坐,倒数50... 评论 61 赞 2
如果以恢复高考作为早年清华与当今清华的时间分界节点,那么1982年以后,清华也培养了一批学术栋梁、大国工匠和军中精英,不完全统计,恢复高考后,清华本硕博毕业生中已有69人当选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为全国高校之首;有24人当选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我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的最高荣誉);38人晋升解放军少将、中将军衔,为教育部直属高校之最。有代表性的大国工匠包括空间站系统总指挥王翔(力学97本)、C919大型客机副总设计师周良道(力学92硕)、陆基末端反导试验系统总师李芸(自动化84本)、埃博拉和新冠疫苗发明人陈薇(化工91硕)、“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总设计师和总指挥廖湘科(计算机85本)、探月工程三期探测器系统总指挥和总设计师杨孟飞(计算机05博)、万米载人深潜器总设计师崔维成(力学86本)、航母电磁弹射器和潜艇AIP系统总设计师马伟明(电机96博)、玉柴内燃机总设计师钟玉伟(汽车93本)、浦东国际机场总设计师张桦(建筑85本)、溪洛渡水电站(装机容量1386万千瓦)总设计师王仁坤(水利08博)、鸟巢国家体育场钢梁总设计师范重(土木82本)、南水北调总工程师刘宁(水利83本)、南水北调西线总设计师景来红(水利84本)、中国散裂中子源技术负责人韦杰(工物83本)、神龙II号多脉冲高功率加速器总师邓建军(工物89博)和东方红4号、鑫诺2号等多种卫星总设计师周志成(力学87硕)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