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亚早有路,为何要突出“丝绸之路”

  • 开国皇帝,对后世,有着无可比拟的“定式”制度设计。恰恰是晋宋得国不正,所以开国皇帝对武将入朝为官甚为忌惮。这就导致了后代皇帝在制度继承的时候,也延续这种“定式”。而明也同样,朱棣得国之前,大明对外战争可用横扫形容。但朱棣得国不正,导致不得不“守国以防旁系宗亲”。最终没有把大明周边扫清,导致周边游牧渔猎大量民族崛起。本人一直认为,如果不是朱棣得国,大明如武帝那样对蒙古持续用兵百年,欧亚大陆极有可能形成新的一次“匈奴”多米诺骨牌效应。打断西方大航海时代。第三次使西方处于恐惧中(匈奴,前蒙古)。

回复2

  • 朱棣与朱元璋的不同。就是朱元璋把宗亲都赶到边疆,你有多大胆,就能有多大国,让你开疆拓土去。而朱棣把宗亲都圈在内陆封地上当“猪”养。虽然朱元璋的制度设计有其固有缺陷。但相对于朱棣用国库养“猪”要高明很多
  • 再说一下朱棣的“天子守边疆”的笑话。朱棣在得国之前,何须在“北京”守边疆。那是时不时的出关打得蒙古等国哭爹喊娘,长城以外见汉家军就远遁他乡。朱棣所谓的“天子守边疆”不过是迁都到自己的封地,好让自己睡个囫囵觉,编的借口而已。
返回文章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