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将严重拖累我们突破美国和盟友的围堵

  • 辩论就是越辩才能出真理,虽然没啥用。
    1.近代以来,中国就一直在学习西方,先后也经历几个时期,这几个时期大家学过历史应该都知道,我就不一一叙述了。但最终还是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在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快速建设工业化,中国曾学习苏联,这个过程中,也经历过生搬硬套、盲目学习,但最终也是理解掌握。改革开放后,又开始学习美、日等发达国家。紧接着又来到信息化时代,互联网飞速发展。
    客观上,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的确掌握着先进的知识。但问题是人家核心的知识不让你学,你能看到的知识也不需要太过高端的水平吧?
    2.何必妄自菲薄,我的言论只是为了压你一头,没别的意思。作为工程师的你,在发明时才需要英文,那多数打工人呢?而且你自己都说了,你想复刻开元小发明,不少资料原文是洋文,你不觉得这也太危险了吗?把一个国家的知识体系建构在别的国家知识体系之上,关键是这个国家还敌对你,封锁你,打压你。
    3.我认为是该降低英语比重,但绝对没有说不学英语。可以降低英语在高考的总分,底线是不能和语文一样。
    或者是将英语化为选修,同时增添其他语言科目,如:德语、日语等。
    我认为即使英语不是义务教育必考,绝大多数人也会学习英语。理由很简单,国内已经有完善的学习英语的教育体系和从业机构,无论是从哪方面,从事英语相关行业的人员都要高于汉语相关的行业人员。而且英语对于一些人来说更好提分。
    反过来说,我认为降低英语比重还会提升英语质量。就像你说的,很大一批普通人用不到英语,把学英语的时间放到专业课,反而可以提升整个民族的创新力。
    更明白的说,就是向“因材施教”迈向新的一部。在我求学阶段,曾经见到过极度偏科的人才,理科,数学和理综都能接近满分,唯独英语二三十。我始终觉得可惜。明明已经分了文科、理科,为什么不能再更进一步。
    4.学习英语的方法,我没法辩论。毕竟,我也搞不懂你是怎么一来二去,就超过出国的人。方法本身也没规定哪些人能用,哪些人不能用吧?
    5.我指的的“全民”的确不准确,我想说的是绝大多数中国孩子,他们处于求学阶段,都在学习英语。
    6.学习美国不是一年两年了吧?婴儿难道就不肯成长?几十年的时间,一代人的时光,难道还没长出牙齿?如果是再往前十年,肯定没人会提出降低英语比重。
    但目前中美矛盾加大,美国仍旧奉行遏制中国原则。
    婴儿吃亲人嚼过的食物,是有利有弊。利是可以帮助婴儿适应咀嚼,但只是一个很短的时期。弊是大人口腔中的病菌可能会感染孩子。
    至于学校的教育,那跟这个没关系。老师一个人教一群学生,也做不到“咀嚼”,顶多是“填鸭式”。

回复1

  • 卜尸舟亢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确实,虽然没啥意义我也回复一下吧

    1,别再你的敌人设置的时间走进敌人设置的地点。美国不希望我们学习的那些东西,说明它们有足份足量的价值,就好像美国希望我们学习“普世价值”真的毫无价值。就是这样,才更要努力学,也要努力学英语。
    2,开源项目,只有看不懂才真的危险,就像现代战争的关键同样在于信息。说到底,知彼知己,不是吗。
    3,日常环境英语确实应该减少,HR、OA这些玩意并不能让人更专业。不过英语确实是最有价值学习的外语,这属于客观事实了,自选外语听起来很好,但我估计我们没这个教育资源。至于英语改成专业课,我只能说,咱们大部分专业课的进步空间很大,还不需要也不值得占用其他课程的空间。
    4,唐人街,法拉盛这些地方很多人都讲中文,而出国学得快的理论的核心在于全英语环境,所以我说富二代中不努力的那些到了国外也不会有寸进,他们只会沉迷于还在使用中文的舒适区,可能连招妓都只要讲中文的。而身在国内愿意努力的人就算使傻劲背“哑巴英语”也好过那些国外的不努力的富二代。
    5,同3,学校的义务教育很可能是很多人学一门外语的唯一机会,有些东西你是不能等到想用的时候再去学的,尤其是如果你先觉得自己不会,就会主动避开很多机会。虽然真想用的时候学起来确实快。总之多学一门语言确实很锻炼思维,光为了这个学起来也确实不亏。
    6,国家的进步可不是一蹴而就的,父母的知识也是无法通过遗传赠予给后代的,他们仍然需要从0学起,而我们追赶的时候,西方学术界当然也在进步。
    最后总结还是两点,必须知己知彼,所以敌人的语言要学。不要做敌人希望你做的事,所以不要盲目跟着脱钩,该学的继续学。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