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历史,我看到一本技术手册

  • 当时我就震惊了 肛贴般的汪尔荏撕基
    不知道我理解是否有误,你的第一段长评主旨其实是希望明确改造和解放生产力无法依靠自我改良和资本主义自我消亡只能依靠无产阶级革命来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现在所认为的那种“精致的、布尔乔亚式小确幸抑或参杂了各种思维的民族主义与传统复兴”思想都是不可取的,这种看似各司其职的自我满足思维不过是又一记精神麻药。

    如果说这是传统社会主义社会变革论反修正主义论调的话,在你的第二段长评里关于“工业社会旧秩序”的评论就有点奇怪了,如果承认你对现代社会描述无误的话,那么中等收入国家陷阱的结论就是一种必然,无论做什么都避不过,但现实并非如此。反之如果说你对现代社会的描述有缺陷的话,中等收入陷阱不是必然而是一种可能性,把可能性作为必然结论显然不太合理。而且,专利壁垒虽然强大,但并非不可逾越。基于保密原则,真正核心的技术机密是不会申请专利的,这造成了同样成果可以有多种实现方案,且每一种方案用于申请专利都不会撞车的情况。同时,专利必须用于产品才可能为资本盈利,也就是说,如果产品制造方拥有足够的议价优势,资本并没有过多选择,这反过来说明了你对工业发展看待角度有局限,不足以支撑你的论点。所能总结出的信息就是“当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越发展工业,生产力越低”

    那么一个传统社会主义论调和反社会主义论调放在一起,到底要证明什么?


回复1

  • 我得解释一下,第二部分的问题就在于如何解释当前的“工业社会旧秩序”,或者说是在帝国主义世界体系下的问题。

    对于当前的帝国主义世界体系来说,有些观察人士认为发展生产力的作用是重要的。这点不错,但有个前提,那就是我们但凡要观察事物,就要确定量纲,就要定标准,比较大小。在这个前提下,没有标准的判断容易形成偏差。

    “当代的资本主义仍是垄断的资本主义。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垄断是生产社会化、资本积累和自由竞争的必然结果,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规律,对当代的资本主义同样适用的”,这一点我觉得你不会有疑问的。

    对于当今的垄断来说,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对于处于下游地位的国家的压迫选择的方式我想很多观察者不应该感到陌生,那就是对核心知识产权的垄断以及对大宗商品定价权的控制。有了前者,他们就可以利用资本输出的方式获得利润,并最大限度的压榨各国无产阶级,有了后者,国际市场就可以满足其经济的供给与需求。在这个满足上游利益的链条中,谁受益,谁吃亏是一目了然的。

    对中国来说,在前者上,有鼓励创业带来的寻求独立知识产权的进程,在后者上,中国大宗商品定价权要在“十三五”迎来突破。而在此期间,中国就不得不忍耐来自老牌帝国主义国家的进一步的压迫。至于有没有什么其他的方式来改变这个局面?这就是另一个问题了。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