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随想--为什么有人说民国是最好的年代

  • 真常应物 千修千处得 一年一生持
    我爹常说,旧军队一个连长的薪水就能买两头牛了,那时候一头驴才七块钱,可是我爹家干活就指着那头驴和一头老牛,我家可不穷,搁现在那得中产,据我爹说那时候年产小麦总得六七千斤吧,可是只有过年的那顿饺子是白面的。平时吃得面条一般是高粱面,这东西没粘性,得加榆树皮,搁现在那是好东西。我爹文化很好,参加革命就是耍笔杆的,而后大部分工作时间是做秘书,但是只有初小文化,再上学高小得去县里,中学就得去保定了。我爹回忆起来充满矛盾,一会儿说那时候的日子殷实,一会儿又是那时候的各种贫困,各种灾难究其原因就是夹杂了好多自己的感受。我出生在七零年代,好多那时候的计划经济多惨,但是我却回忆起来那时候都是美好,因为人口激增还没到后期的农村大量占用土地盖房,自然环境特好,农田林网化,走在大渠边杨柳依依清水长流,可能是穷点,但是最好的房是学校的,我上一年级时候村里(那时候叫大队)给学校建了新式瓦房,村里有合作社的代销点,绝无假货,病了有合作医疗,小小年纪就已经知道了社会主义好,有了这种理念,即使长大看了西方电影也没觉着西方没多好,因为也可以看到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电影,心里自然有个比较。知道我们的穷是因为旧社会的一穷二白,而且很早我的家乡就开始有了村办工厂,公社有玻璃厂,那得表现好的青年才可以去上班呢。综合而言,我小时候从旧社会过来的老人很多,很知道所谓民国那种好根本就是胡说八道。其实读读民国时代先进作家书就知道民国是个什么玩意,比如张恨水先生的,叶圣陶先生的,所谓改良的时代,越改越凉。

回复3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