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杀过人”定义梁山好汉就是没看懂水浒

  • 从头说

    你看西游记,可能看的是缩减本,不是原文吧?西游记那有那么肤浅

    有一种说法,说《西游记》本来是讲全真派丹道修炼的,是改编自《佛门取经道场•科书卷》及《佛门西游慈悲宝卷道场》,里面有大量的比喻代指,比如大家都知道的斜月三星洞,其实斜月三星就是一个“心”字,孙悟空自然就是心猿,而各种妖怪就是修炼过程中的不同表现,怎么战胜的,就是应对方法。这些描写是暗合《周易参同契》的

    第二种是,前几年吴闲云的解读,大家也可以找来看看,也会发现之前是看了本假西游。比如红孩儿可能是太上老君的私生子,比如杀害唐僧生父的那个强盗,凭什么能冒充官员几年而不被发现之类。

    当然都建议先看原文,有一定基础了解再看其他解读。

    曹雪芹的文学水平自不必说,但水浒,西游里也有大量的诗词,至于孰高孰低,就不是我能评判的了。
    -----------------------------------------
    然后再说好汉的定义,水浒传108将,没杀过的人,只有个位数,还都是大夫,兽医,管宴席的,文书之类。然后你说这不是标准,讲义气是标准,那咱们看看这个义气是怎么讲的。

    宋江想让秦明上山入伙,秦明不从,宋江连夜让人冒充秦明去屠村,全村男女老少几百人,无辜被杀,秦明全家上下被杀,妻子首级被枪挑于城上,秦明被逼无奈只能上梁山,而这种做法,梁山上下,都认为没毛病。

    这是讲义气?逼死你全家叫讲义气,还是滥杀无辜叫讲义气?合着讲义气只针对你这个人是吧?你家人都不算是吧?无辜百姓都不算人是吧?

    先答应秦明,不入伙没事,明天就放你下山,先住一晚,然后连夜去假冒杀人,这是讲信用

    咱们看的不是一本书吗?

    而你举的两个例子,一个是花和尚鲁智深,一个是行者武松,这还看不出来?为什么这俩人都是打着佛家的名义呢?为什么一个是和尚,一个头陀行者呢?孙悟空也叫孙行者的。

    就是说,作者在点明,这两个人心中还有些善念,至于其他人,就两说了,作者拿来对比其余人的例子,被你当成其余人的表率,这书读的。

    借用你的话结尾吧,只是你得有知识和阅历深度去品味其中的人情世故和哲学思想,哈。

回复1

  • 中国红 xxxxxxxxxxxx
    把我的原文仔细看一遍再来说,连文章都没仔细看就说我认为西游记肤浅,我也是醉了。 你就是为了专门怼我的评论而来的吧? 
    关于第二点,我们看一个名著不是吹毛求疵,要看里面的主旨。水浒、三国这种把原本民间流传的离散故事整合起来的作品,里面逻辑矛盾肯定是少不了了。 那个时代的作者,你还要像托尔金写的小说,首先对整个世界做一个架构? 还要给每个种族创造一种语言? 
    这四大名著,你要去找里面的逻辑矛盾,以及恶心的东西,那肯定是能找出一堆的。就像网络上给三国里面的人物进行武力高低排行,最后得不到一个统一的结论一样。86版西游记要是不改编,拍出来还能如此大放异彩?  
    你觉得杀过人就是好汉?  那我问你,宋江杀阎婆惜之前有没有杀过人? 几乎所有的梁山人物对宋江的膜拜是因为杀了阎婆惜?  人家给晁宝正通风报信这个不交讲义气?  把晁宝正卖给官府的话,升官,发财什么得不到? 
    再拿林冲的故事,陆谦在京城穷途末路,最后受林冲解救,还推荐给高俅,成了陆虞侯。林冲算是对他有再造之恩吧。但是最终他为了升官害的林冲家破人亡。为什么作者不把陆谦这种人放到梁山好汉里面? 而是作为对立面,给林冲安排一个酣畅淋漓的复仇场面,把这种人杀死? 
    所以,我们读书,一个人心里怀着什么,他就会看到什么。 这个无论是佛家,还是西方的哲学家都说过的话。
    “我们并不能看到真实的世界,我们看到的只是我们自己内心对这个世界的反射”。
    你通过水浒看到了什么,那是你的事。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