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登月火箭发射前多次检出液氢泄露

  • dhz
    的确是,我倒无所谓其真假,只是这些人忒tm讨厌,咱普通人还不能质疑啦?更何况全世界质疑的科学家也不在少数;
    土星五号性价比不划算尚可理解,但其一级用的F-1发动机(单台680吨、液氧煤油)的推力和可靠性当年可是无出其右,难道就没改进的潜力?毕竟号称花了老鼻子钱的;现在美国用的最多的RD-180(宇宙神-5)和梅林(猎鹰)都是液氧煤油发动机;
    美国50年代探月火箭可没少炸,60年代Rocketdyne为土星一号开发的H-1发动机(90吨液氧煤油),十几次测试/任务似乎都挺顺利;在H-1基础上发展而来的F-1发动机,土星五号一级装了5台(总推力3400吨,从90吨猛增至680吨,也是挺突兀的),更是13次任务全部成功;
    然后F-1连实物带图纸就都消失了,再次出现推力超过F-1的是RD170系列,要等到20年后的1985年;(同期苏联搭载无人采样返回的月球16号的质子-K火箭,一级六台RD-253,总推力才900吨);
    ps,欧阳院士是地质专家;
    百度百科:欧阳自远对1978年美国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布热津斯基访华时赠送的月球岩石样品进行研究,共发表了40篇相关文章,最终确认这块石头是‘阿波罗17号’采集的,并确认了采集地点,甚至还确认了石头所在的地区是否有阳光照射等等。
    当年我国的探月工程尚未起步,手里就这获赠的1g月岩,院士是咋确认的?只能是预设阿波罗载人登月成功,并和美国公布的历次采样研究结果进行比对后,得出的结果;这又有啥意义?

回复3

  • dhz
    再唠两句F-1发动机;
    F-1虽说是在H-1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可也就是前后脚,没差两年,总推力猛增了近8倍,而且依然沿用单燃烧室结构,没有采用双室、甚至四室结构(RD-170就是四室);这个其实也挺奇怪的,毕竟单个燃烧室越大,加工难度就越高,效率一般也会下降;单缸汽油发动机为了更大输出马力,不可能一味加大缸体尺寸,很自然会采用双缸、四缸。。。;虽然燃烧室结构非常复杂,但F-1的可靠性如此之高(5*13无一故障),没理由不尝试多个燃烧室;
    土星五号退役后,Rocketdyne基本上全面放弃液氧煤油技术,转而研制用于航天飞机的大推力氢氧发动机(SSME/RS-25);不能说这种做法有错,毕竟氢氧比煤油效率更高,但土星五号退役是1972年,航天飞机首飞是1981年;当年Rocketdyne毅然抛弃推力和可靠性如此强大的成熟技术路径,很令人费解,反而更像是研发遇到巨大瓶颈后的及时止损;您能想象丰田突然宣布:明天起全面停产油车,全力研发氢能车。。。?
    网上有解释说因为NASA放弃登月项目,不再需要3400吨推力的土星五号,这我能理解,可为毛连680吨推力的F-1发动机也放弃?即使发射近地载荷总归也可能用的到吧?特别是某些需要极致可靠性的高价值载荷;
    这即不符合工程师逻辑,也不符合生意人逻辑;
  • 欧阳要是否定登月等于否定他自己的四十篇论文
  • 这会儿还有没有那啥欧的新闻出来啦几吧到啦
返回文章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