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学者逃离北京 院士:房太贵 他们的压力我懂

  • 已注销用户 科研路上跋涉的学术民工
    我不知您在什么高校,或许您的高校活的很滋润,非常羡慕您这样的“教授”。反正我们这比我年轻的也都一头白发了,天天睡眠不足。PPT每年改改学生认不认帐?我上不了那么多课,但PPT都是自己亲手做的,品质肯定得反映到本学科的最新进步。至于看文章,别的不说,本领域每周在SNC, JACS , Angew,Adv. Mater.以及形形色色的杂志上一共上百篇文章,光浏览摘要都得大半天,我现在在给学生改一篇要投JACS的文章,不怕各位笑话,改了半个月了,跟学生沟通了七八次,勉强自己觉得看起来稍微顺眼点了,还是不敢投出去,估计还要补个GI-SAXS的数据。或许你们都是天才,看文献写文章不累,我每周精读20篇文献,算下来至少一天时间得花在这上面。我每年也写不了几篇文章,改文章如同受刑,学生几乎每一句都有语法错误,也表达不清楚,只能自己改。
    上午刚去某师兄那里喝了口茶,本来跟他说这几天聚一下聊聊合作,正看到他在给博士生改毕业论文初稿,屏幕上面密密麻麻都是修改后的红字,这可是10万字的博士论文。我跟他说先让学生自己改几遍,他长叹一声说学生着急毕业,已经安排了两个学生下周预答辩,下周一论文就要送到你们几个那里……看看他一头白发,岁数就比我大三个月,2012年人家就上了杰青真的不是没道理的……
    同样是一份工作,有人把它当作职业,有人把它当作事业,自然就会有不同。所以看到小木虫上面很多人抱怨基金委多黑,自己多少年不中基金,其实更多的是别人比你还努力吧……

回复2

  • 我看多了高校老师的种种工作生活状态,觉得真正辛苦的还是上课多的一线教师,做科研的教授副教授不愿接课,说教学工作量已够320了,导致有些教研室课都排不下去。带上研究生的就大部份自己不再动手了,还有跟我明说不做的。基金委当然也挺黑的,经常是审查者互相关照熟人、同门师兄弟或有师生关系的。我们单位有个二级教授屡投基金不中,后来换了个学科组就中了。现在教授、博导评定的门槛有点低,不知道为什么没人关注这个,一个教授工薪工资就相当于厅级和处级之间,但往往只是搞点课题、出些论文,经常没有什么实际应用价值。只要有了博士点,申请博导就容易了,弄得本单位现在博导比在读博士生还要多,只好出规定分配名额,尽量保证每名博导都带上一个,新博导优先。这些年研究生也扩招,质量确实大不如前,研究生每年招60多万,相当于八九十年代的本专科录取人数了,考博比考研还容易,老师改论文确实痛苦一点,呵呵。
  • 你们辛苦了。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