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之凿凿说核动力就是比常规动力优越,这就是无知了

  • 沉柯 好言相劝不过三
    物资保障的大头并非航母油料:在战斗环境下,舰载机油料的消耗量是航母燃料消耗量的一倍,而弹药的消耗量往往更多。以小鹰的航母为例,足以用30节的航速开7天,但其弹药只够战斗环境中打三天。以美国的实践表明,虽然常规航母每次补给需要额外多补给舰船油料,但是双方的补给时长都是三小时。因为耗时也是由弹药等补给决定的。
    所以牵扯到舰队补给,实际是个木桶效应:战时弹药、航空油料消耗、驱逐舰油料,这些才是决定补给频次的大头。核动力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要解决只能靠补给舰。指望航母自身不烧油就解决舰队补给问题是不现实的。
    如果以美帝选择为由的话,我们应该搞蒸弹。核动力在补给、舰岛、废气上是有优势,但没有大到核动力能全球部署常规就不能的地步——实际上按美国人的报表,因为核航母维护时间长,要实现全球部署所需的航母数量比常规还多一艘。值不值得为此付出更多维护时长和造价的代价,其实是值得商榷的。

回复1

  • 所以牵扯到舰队补给,实际是个木桶效应:战时弹药、航空油料消耗、驱逐舰油料,这些才是决定补给频次的大头。核动力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要解决只能靠补给舰。指望航母自身不烧油就解决舰队补给问题是不现实的。
    我的回复里面,从未说过行妈不烧油就能解决舰队补给问题。。。。。。
    在执行具体的补给任务时,若能够做到向任务导向倾斜的话,省却行妈本身动力消耗掉的部分,是不是可以在舰载机和人员消耗的方面更侧重一些?这算不算是效率上面的提升?而行妈编队这么个体量和规模的军事编制,在效率上面的提升又可以转化出来多少战斗力?
    阁下还是没有绕出梅迪家提出来的经验主义,认真听进去梅迪家的话,却没有意识到梅迪家其实是说一套做一套的典范。值不值得为全球部署付出更多代价?梅迪的行动是,它不但付出了而且还得到了更多。这一点明显的不能再明显了吧。维护时间更长?确实长,但梅迪家合动力维护不利这个现象是行妈本身采用了合动力决定的?还是梅迪自家在组织和资源分配上出了问题?商榷?和谁?作为自己的拳头和扩张矛锋,梅迪显然是在行妈领域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和资源。为的,不就是navy当先锋,扒圈靠行妈编队落实。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