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1条
-
1、印度在能源问题会享受到中国和欧洲在新能源大规模投入的红利。西部几个大型水电项目在10来年会陆续投入运行,总量超过两个三峡,此外随着核电光伏风电技术更成熟,成本更低,中国每年新增核电、光伏、风电带来的发电量会逐年增加。以目前中国电动车普及速度,中国石油进口增量近几年会大幅下降,石油总消费量在8~10年后会达到峰值,然后开始下降。
俄乌战争会持续相当长时间,这期间欧洲的油价会非常高,会加快欧洲再生能源的投资增速。
全球产油大国中的伊朗、委内瑞拉还有相当大的产能没有利用起来,美国的页岩油气也还有不小的增长空间。担心全球能源不能支撑印度的发展,如同十来年前奥巴马认为全球能源不能满足中国经济增长的需求一样可笑。
人类的油气开采技术再不断进步,近十来年美国在页岩油开采技术的进步给全球能源供给带来了一波红利,当原油价格上涨到150美元,很多以前开采不划算的油气资源也会变得有商业价值,另一方面也会推动新能源技术发展!
全球能源产量不能支撑70亿人过上西方人均能耗水平,但要支撑印度人均5000美元的能耗水平是完全没有任何问题滴!
2、除开中国、越南外,印度的经济发展速度在全球的确算上亮眼。印度GDP总量超越日本在我们这一代人就能看得到。国内很多人嘲笑印度将牛粪都计入GDP,我也觉得非常不可思议。但理性的从经济学角度来说,这还真没啥问题。用牛粪替代其他燃料,其他燃料能算作GDP,能带来同样使用价值的牛粪为啥不能计入GDP?至于其他国家是否选择计入牛粪和如何计算这些牛粪的经济价值是另一码事!
印度国内的各种问题的确会限制其发展速度和上限,但并不能说印度经济就不会发展。莫迪上台后,大规模普及基础教育,统一国内税收,利用进口关税来促使外资企业转移到印度投资生产这一系列政策,也算是走了正确方向。如果你非要用中国的执政效率和发展城市规划来衡量印度,只能当我没说!
热点
- 1 精细化出海时代的到来 12.2万
- 2 中国女孩在京都被殴打 8.8万
- 3 印度是大一统还是大分裂 9.3万
- 4 英国已经穆斯林化了吗 10.2万
- 5 未来国家可跟机器人收税 4.3万
- 6 香港劏房震碎三观 8.3万
- 7 中国 农业克苏鲁 11.3万
- 8 杨兰兰1.35万亿存款 8.7万
- 9 土耳其五代机项目 12.8万
- 10 印度走投无路,投八路? 10万
站务
-
请你来预测,2025年这些期待是否会发生?
岁月匆匆,又是一年。这一年,我们看到过巴以战场上无家可归的孩子,见证过巴黎奥运会赛场上的拼搏,也迎来了新中国的第75个生日……这一年,我们讨论经济、讨论房价股市,在现实的磨...... -
风闻“投资者保护”:守护你的财富,共筑理性投资路
在投资的浪潮中,每一次波动都暗藏机遇与挑战。你是否曾因信息不对称而迷茫?是否遭遇过投资陷阱,让辛苦积攒的财富受损?又或者有过慧眼识珠、收获满满回报的成功经历?无论你的经历如......
最近更新的专栏
风闻最热
-
1目前社保的亏空,主要来源于早期的一批人,... 评论 264 赞 12
-
2世界上主要国家只有中国才有这么好的社保体... 评论 242 赞 36
-
3刺激消费,刺激经济提速,中国需要更多的低... 评论 227 赞 20
-
4中美关税战我方大胜,直接意义就是社保快速... 评论 213 赞 68
-
5经济学家马光远:科技发展到今天,中国房子... 评论 155 赞 2
-
6“中国海军两度向日本驱逐舰开火!”,这次... 评论 154 赞 27
-
7烈犬撕咬路人致死,狗主人称“狗咬的我没罪... 评论 107 赞 3
-
8杨兰兰有巨额资产但“查无此人”,她到底是... 评论 86 赞 14
——你还真别说,印度除非爆发大型革命,否则还真跨不过去。更别说还有种姓问题,那才是真正要命的。既得利益者和无产者之间的对话,恐怕永远都不会和谐,印度的立国方式——非暴力不合作——决定了他们的根本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只是上层统治者的身份由外国人变成了印度人,其社会的最大矛盾仍然长期存在。
1、印度的发展不是我们中国人决定的,但是是世界决定的,世界根本没那么大的市场能同时容纳中美印,世界的能源和原材料也容不下和中国同样工业产能的另一个国家,除非大型产业革命,比如可控核聚变技术被攻克。
2、正是因为都在发展,所以印度没机会追上。能源和市场的争夺,必然导致巨大的不可调和的矛盾的产生,如同现在的中美和以前的美苏。
3、当矛盾产生的时候,当然要靠着对手的缺点击败对方了。就像美国想要通过中国的缺点来击败中国一样。
印度的巨大问题,你一句“可能被解决”就带过了,呵呵。
分析社会问题、世界政治经济问题,最忌带着感情喊口号,而你和本文作者不仅喊口号,还直接用假设把难题一跨而过,一个这么大体量的国家要是真的全靠想象中的概率——不是绝对不——就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话,那世界就不会有乌干达这样的国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