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部发起舆论战视角分析韦舰长风波

  • Merlin 随便看看。
    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硕博生在学习阶段就是在从事研究工作,这些经历对后续的实际工作有直接影响——我国之前(直到改开中期甚至后期)不少硕博毕业生的入职待遇拉开得并不多,如果没有这样的“工龄补偿”,在收入待遇尤其是退休待遇方面,(在国企和事业单位等等)很可能会出现博士生不如初中生的状况,这非常不符合“教育兴国”的政策取向。
    -
    以我国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为例,原来为了鼓励高学历人才入伍,规定了硕士上尉博士少校的入伍定衔标准,但这是针对军事院校的——韦慧晓不是军事院校毕业,但勉强能靠上这条标准,所以入伍就是少校,卡着升衔的最低年限顶格提拔,这才最终担任了052D的舰长。
    -
    问题在于,去年《条例》进行了调整,授衔级别全部下调,博士生(尤其是非军事院校)一般只能授予上尉军衔——换句话说,一来我们已经不缺乏足够的高学历的中级军官,二来,实际情况表明,博士上尉是更合理的位置,不然为什么要改?简单说,韦慧晓的少校军衔没有多大争议,但何以证明她在后来的服役生涯中,确实比其他同龄的少校军官更强?服役(航海)履历?立功得奖的次数?
    -
    ——对待高学历人才必须有相应的高待遇,这是毋庸置疑的原则。但是,这种高待遇只能也只应该体现在入职(入伍)的级别待遇,今后的发展就必须按规矩按成绩按功劳,一视同仁公平公开地依据条例进行调整,不然呢?在我看来,是不是女性不重要,是不是华为出身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她服役十年的履历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或者粗俗一点。。。军功章拿出看看?

回复4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