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交易所为“妖镍”修改规则:独家透视背后的大国金融博弈

  • 你想多了,伦敦交易所即使是港交所的子公司也不可能为了一家中国民企去拔网线的,这是资本的本性。所以这个事情的背后一定是因为整个交易最后可能影响到交易所的利益,比如如果维持现有交易可能导致经纪公司大规模违约,比如青山公司真的拿出了20万吨的符合交割的镍进行实物交割,空方嘉能就是真的偷鸡不成蚀把米了,亏损可能达到几十亿美元。毕竟如果国储真的出手是完全可以帮助青山进行交割的。而实物交割就是用市价一万多美元的商品卖出了五万美元的高价,这个结局谁会赚钱,谁会亏钱,一目了然。
    借用观网的头条一文章的论点:因为如果要用高冰镍置换金属镍板,在理论上可以,但实际操作上不太现实,没有其他企业有这么大的金属镍板产能,国内唯一有足够产能的是金川(即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甘肃省人民政府控股的中国最大镍钴铂族金属生产企业),但是金川的电解镍产品大多供给贸易长单客户,排产计划早已制定,不可能因为青山遭遇的突发事件影响到正常的生产经营计划。
    这个观点大部分意思是对的,但恰恰最关键的一点是错的,那就是金川的大客户是谁?这些大客户都是国企大型钢铁企业,比如宝钢,包刚,如果国储真的要出手帮助青山,这些国企难道会设置阻碍吗?所以这件事情的背后反应的就是一个国家的整体竞争策略,而不简单的归咎于是否是子公司的原因。

回复2

返回文章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