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很多作家脱离了群众,生活奢侈不接地气,写着只感动自己的文章

回复3

  • 其实作者已经写的很含蓄了,我见过的采风的文艺工作者应该还要加一段:事后当地乡贤与名流热情招待,席间哀民生多艰,叹现代社会破坏淳朴民风。。。。
  • 肯定有的
  • 祭风凌 海游方知咸苦味,江湖不过无字碑。
    省级以上作协的作家不是这样么?别说八缸SUV,开悍马的都有。作者固然是在代指,但是某写日记出名的作家仅在武汉住的房子价值怕也值几十辆这种SUV了。
    抛开这些顶流不算,现在的很多作家(不是全部),哪怕骑个单车或公交到农村走访,他们就接地气了么?当他们的实践是“为自己预设的剧本找灵感”而非“从别人的故事与情感得到感悟”时,作品好坏不论、准备创作的作品反行政的基调早已预设,遍访群众也不过是基于自己的预设“过滤式”汲取罢了。
    这才是这些作家们的可悲、可恨和可耻。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