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23条
-
小时候我们叫肉豌,意思是吃肉夹的豌豆。
-
不知道怎么说,你喜欢就好。不求甚解只为反为黑说得就是你这种人。
-
儿时的家乡,被称作扁豆的只有短文中的两种,一是所谓的“荷兰豆”,一个是紫边大扁豆。当然,家乡还有其他菜蔬豆类,可人们把它们统称作豆角,而不叫扁豆。想想原因,大概也许因短文中的豆角外形更似扁的形状。不过,为了有别,人们也会在各类豆角前冠以定词,像架豆、豇豆、芸豆、蛇豆等等。
家乡在北方,人们对一些植物的称呼也很有些特立独行,比如人们将常吃的南瓜,叫北瓜;将红薯叫山药;将西红柿叫洋柿子;将向日葵叫“爷爷儿转”等等。特别是“爷爷儿转”,是个极为形象的称呼,因为家乡人们旧时把太阳称 “爷爷儿”。上图所谓“荷兰豆”,下图为紫边大扁豆。(选自互联网)
-
你说的那种,像个耳朵一样的扁豆角,我们这里叫八月扁豆
-
所谓荷兰豆,名声大噪起来不过是近二十年的事情。自从给其冠以洋名后,其身价也眼见窜腾起来,价格居然曾一度跃入贵族食谱。原本寻常百姓家的食材,从一角多钱竟一下跃至10多元钱,这还是上世纪末的事。那时,到饭店能点一个荷兰豆显得洋气,是很有面子的事情。
想想,给国货楞加洋名的蠢事,我们实在干了不少。
————————————————————————
作为三十多年前家里已经种荷兰豆的广东农民,你说荷兰豆是近二十年才声名大噪起来只能说你高兴就好。我清楚记得在我小时候(至少三十年前),荷兰豆就是我们广东这边常见的酒席菜了。
还有就是荷兰豆贵是因为“轻秤”,而不是因为有个洋名,同属豌豆变种的蜜豆(本文里说的甜豆)单价就便宜不少,但你各买一斤就会发现荷兰豆比蜜豆要大堆不少。 -
荷兰豆和扁豆角,不是一种东西,至于叫洋名,没看到作者说荷兰豆在荷兰叫中国豆吗,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起个洋名能涨钱,都一样 -
你这回复骗了很多没见过扁豆角的人,或见过但俗称不一。扁豆角和碗豆(荷兰豆)是两种不同的豆,都可嫩时带壳炒(紫边那种只吃豆)扁豆成熟时个大呈扁椭圆形和骨头堡汤,粉糯。荷兰豆四十年前都有此说(因为我四十多)外形与扁豆相似,色稍绿,豆硬小如黄豆多见于南方。还有一种碗豆多见北方,色緑带壳时呈椭圆肥状。
-
我五十多了,坐标南宁,就张炒腊肉照片那里边的玩意,打记事起就听人叫作荷兰豆或者兰豆,肯定不是近二十年的事情了。
-
😂这篇资料估计你都没读就瞎说了,哪怕不知道荷兰豆是什么,但凡通篇读下去,你都会知道荷兰豆是豌豆,只是豌豆一个品种,可吃的豌豆荚…
而你说的紫色的是真的叫扁豆角…
-
现在天热不贵价格每斤3-5元左右,天冷就会涨价…
-
“紫边的大扁豆角”按你的描述应该是典型的扁豆特征……那玩意和“荷兰豆”——豌豆完全不是一种东西好不好。扁豆本来就要便宜很多。湘菜里面的乡土菜就有:米汤煮扁豆,扁豆丝炒肉,扁豆干蒸腊肉等
-
北方的眉豆跟这个完全是两码事。
-
扁豆角是扁豆角,荷兰豆是荷兰豆
完全不是一个东西。
扁豆角有绿的、绿带紫边的,紫的,还有泛白的,有毒。
不能生食,必须烹饪熟透。
荷兰豆是豌豆的人工培育品种,不一样的。 -
扁豆是扁豆,扁豆紫花爬藤紫豆荚,叶子和豌豆不一样。豌豆荚大部分是绿色的。
-
你说的是北方人曾经对荷兰豆的态度。南方自从有荷兰豆诞生后,家家户户有种植,没有你臆想的矜贵。
-
我们这里扁豆和荷兰豆是两种豆,即使都是吃豆荚的。个人更喜欢荷兰豆,味道清爽,甘嫩
-
扁豆角另有其物,肉比较厚,颜色是白绿带深红,不易炒熟。荷兰全身绿色,薄而见透,容易炒熟。
-
在广东一带南方沿海地区荷兰豆早就是一道出名的冬天菜了
-
我们那里叫菜豆,冬天种春天吃
-
都不是同一种豆。。。。从没逛过菜市场吗??
热点
- 1 抗美援朝电影怎么拍? 10.5万
- 2 高志凯激辩印度学者 8.5万
- 3 买短乘长的问题如何解决 3.7万
- 4 需要什么样的文科生? 7.5万
- 5 俄罗斯公布EUV路线图 11.6万
- 6 中国一个朋友都没有? 7.6万
- 7 歼-16锁定隐身战机 16.3万
- 8 解放台湾 暗夜里的星光 9.7万
- 9 韩国反华游行说明了什么 12万
- 10 中国 0-1创新的能力 4.5万
站务
-
请你来预测,2025年这些期待是否会发生?
岁月匆匆,又是一年。这一年,我们看到过巴以战场上无家可归的孩子,见证过巴黎奥运会赛场上的拼搏,也迎来了新中国的第75个生日……这一年,我们讨论经济、讨论房价股市,在现实的磨...... -
风闻 “避坑” 版块上线!你的消费避雷指南、好物种草清单,从此常驻不离🎉
还记得“三月风闻社区消费者权益月”“智能车轮上的权益保卫战”活动里,大家分享的那些消费“踩坑”吐槽、维权妙招和宝藏好物吗?很多观友都说,希望这样的交流平台能一直存在!现在,......
最近更新的专栏
风闻最热
-
1新加坡替北极航道操心:不安全,不环保! 评论 194 赞 117
-
2严重的问题在于教育农民 评论 86 赞 16
-
3“婚礼琐事”具体是什么要不要说清楚? 评论 83 赞 6
-
4目前的中医理论仍停留在春秋战国时期古人对... 评论 70 赞 7
-
5假期婚礼乱象:闹伴娘的人,坏透了 评论 68 赞 7
-
62030世界杯正式讨论扩军至64队,谁支... 评论 59 赞 1
-
7实力遥遥领先的两个最强国在谈,其余人不要... 评论 53 赞 29
-
8用事例来说明美西方的双标 评论 48 赞 1
所谓荷兰豆,名声大噪起来不过是近二十年的事情。自从给其冠以洋名后,其身价也眼见窜腾起来,价格居然曾一度跃入贵族食谱。原本寻常百姓家的食材,从一角多钱竟一下跃至10多元钱,这还是上世纪末的事。那时,到饭店能点一个荷兰豆显得洋气,是很有面子的事情。
想想,给国货楞加洋名的蠢事,我们实在干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