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24条
-
小时候我们叫肉豌,意思是吃肉夹的豌豆。
-
不知道怎么说,你喜欢就好。不求甚解只为反为黑说得就是你这种人。
-
儿时的家乡,被称作扁豆的只有短文中的两种,一是所谓的“荷兰豆”,一个是紫边大扁豆。当然,家乡还有其他菜蔬豆类,可人们把它们统称作豆角,而不叫扁豆。想想原因,大概也许因短文中的豆角外形更似扁的形状。不过,为了有别,人们也会在各类豆角前冠以定词,像架豆、豇豆、芸豆、蛇豆等等。
家乡在北方,人们对一些植物的称呼也很有些特立独行,比如人们将常吃的南瓜,叫北瓜;将红薯叫山药;将西红柿叫洋柿子;将向日葵叫“爷爷儿转”等等。特别是“爷爷儿转”,是个极为形象的称呼,因为家乡人们旧时把太阳称 “爷爷儿”。上图所谓“荷兰豆”,下图为紫边大扁豆。(选自互联网)
-
你说的那种,像个耳朵一样的扁豆角,我们这里叫八月扁豆
-
所谓荷兰豆,名声大噪起来不过是近二十年的事情。自从给其冠以洋名后,其身价也眼见窜腾起来,价格居然曾一度跃入贵族食谱。原本寻常百姓家的食材,从一角多钱竟一下跃至10多元钱,这还是上世纪末的事。那时,到饭店能点一个荷兰豆显得洋气,是很有面子的事情。
想想,给国货楞加洋名的蠢事,我们实在干了不少。
————————————————————————
作为三十多年前家里已经种荷兰豆的广东农民,你说荷兰豆是近二十年才声名大噪起来只能说你高兴就好。我清楚记得在我小时候(至少三十年前),荷兰豆就是我们广东这边常见的酒席菜了。
还有就是荷兰豆贵是因为“轻秤”,而不是因为有个洋名,同属豌豆变种的蜜豆(本文里说的甜豆)单价就便宜不少,但你各买一斤就会发现荷兰豆比蜜豆要大堆不少。 -
荷兰豆和扁豆角,不是一种东西,至于叫洋名,没看到作者说荷兰豆在荷兰叫中国豆吗,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起个洋名能涨钱,都一样 -
你这回复骗了很多没见过扁豆角的人,或见过但俗称不一。扁豆角和碗豆(荷兰豆)是两种不同的豆,都可嫩时带壳炒(紫边那种只吃豆)扁豆成熟时个大呈扁椭圆形和骨头堡汤,粉糯。荷兰豆四十年前都有此说(因为我四十多)外形与扁豆相似,色稍绿,豆硬小如黄豆多见于南方。还有一种碗豆多见北方,色緑带壳时呈椭圆肥状。
-
我五十多了,坐标南宁,就张炒腊肉照片那里边的玩意,打记事起就听人叫作荷兰豆或者兰豆,肯定不是近二十年的事情了。
-
😂这篇资料估计你都没读就瞎说了,哪怕不知道荷兰豆是什么,但凡通篇读下去,你都会知道荷兰豆是豌豆,只是豌豆一个品种,可吃的豌豆荚…
而你说的紫色的是真的叫扁豆角…
-
现在天热不贵价格每斤3-5元左右,天冷就会涨价…
-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x64y1v72B
何解毒科普说这个荷兰豆确实是荷兰引进的 -
“紫边的大扁豆角”按你的描述应该是典型的扁豆特征……那玩意和“荷兰豆”——豌豆完全不是一种东西好不好。扁豆本来就要便宜很多。湘菜里面的乡土菜就有:米汤煮扁豆,扁豆丝炒肉,扁豆干蒸腊肉等
-
北方的眉豆跟这个完全是两码事。
-
扁豆角是扁豆角,荷兰豆是荷兰豆
完全不是一个东西。
扁豆角有绿的、绿带紫边的,紫的,还有泛白的,有毒。
不能生食,必须烹饪熟透。
荷兰豆是豌豆的人工培育品种,不一样的。 -
扁豆是扁豆,扁豆紫花爬藤紫豆荚,叶子和豌豆不一样。豌豆荚大部分是绿色的。
-
你说的是北方人曾经对荷兰豆的态度。南方自从有荷兰豆诞生后,家家户户有种植,没有你臆想的矜贵。
-
我们这里扁豆和荷兰豆是两种豆,即使都是吃豆荚的。个人更喜欢荷兰豆,味道清爽,甘嫩
-
扁豆角另有其物,肉比较厚,颜色是白绿带深红,不易炒熟。荷兰全身绿色,薄而见透,容易炒熟。
-
在广东一带南方沿海地区荷兰豆早就是一道出名的冬天菜了
-
我们那里叫菜豆,冬天种春天吃
热点
- 1 中日网友在外网吵了起来 24.4万
- 2 北京协和的4+4 16.3万
- 3 美国经济下行后的影响 8.3万
- 4 拿身份证消费减免25% 6.1万
- 5 女子赤脚踏入万年晶花池 8万
- 6 董明珠的话有特殊语境 8.6万
- 7 留学即精英的时代已结束 13.4万
- 8 东哥很难赢 14.7万
- 9 朝版055大驱正式下水 12万
- 10 当普通人遭遇房产危机 9.9万
站务
-
请你来预测,2025年这些期待是否会发生?
岁月匆匆,又是一年。这一年,我们看到过巴以战场上无家可归的孩子,见证过巴黎奥运会赛场上的拼搏,也迎来了新中国的第75个生日……这一年,我们讨论经济、讨论房价股市,在现实的磨...... -
书香跨界,探索多元——世界读书日特别活动推荐书单公布啦~
在喧嚣世界中,读书是一次悄然的返航,是心灵栖居的灯火。风闻社区与万千读者共赴文字之约,于百余本热荐中,凝练出12部年度之选,构成2025年度图书推荐。春深四月,世界读书日,......
最近更新的专栏
风闻最热
-
1说说医圈大瓜的事:北京协和的4+4,才是... 评论 330 赞 186
-
2专家建议拿身份证消费就减免25%,你怎么... 评论 225 赞 5
-
3中日友好医院医生肖飞被开除 肖飞:我有私... 评论 179 赞 7
-
4《我本是高山》和《封神1》的好得到了官方... 评论 86 赞 4
-
5作为一名海归,我深知这十几年来,这个群体... 评论 53 赞 23
-
6又有网友怀疑自己在成都地铁遭人偷拍,你怎... 评论 52 赞 1
-
7中国银行系统的最早的服务器和数据库都是国... 评论 52 赞 3
-
8清华经济学教授提议五一期间,政府拿出一万... 评论 51 赞 0
所谓荷兰豆,名声大噪起来不过是近二十年的事情。自从给其冠以洋名后,其身价也眼见窜腾起来,价格居然曾一度跃入贵族食谱。原本寻常百姓家的食材,从一角多钱竟一下跃至10多元钱,这还是上世纪末的事。那时,到饭店能点一个荷兰豆显得洋气,是很有面子的事情。
想想,给国货楞加洋名的蠢事,我们实在干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