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认为属于美利坚的“飘2030”一定会到来

  • 合川老农民norlanseed 嘿嘿嘿,戏雕!
    再补充一点:关于资本主义内生性矛盾的细化描述。
    即资本主义演化的两大危机:
    1.生产过剩(经典时代的危机形式,倒牛奶是最典型的具现)
    2.流动性泛滥危机(货币脱离金本位之后的普遍问题,即不断超发的主权货币在金融杠杆的放大下对老百姓生活成本以及收入分配的影响)
    如果你够心细,抽象思维足够,就会发现现代经济的宏观面都在围绕如何应对这两重危机做调整。
    解决生产过剩危机就是不断创造消费要素,可以是扩大市场,可以是消费模式创新(比如花呗)。西方的产业资本在本国消费力不足(主要是人口下降所致)的前提下,对外部市场的依赖,对品牌溢价的依赖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饭圈式外宣的特点,这个,看苹果,特斯拉就明白了。
    面对流动性泛滥,则是要将周期性地控水,且将超印的货币引向不剧烈破坏社会基本民生的地方。央行加息,升准都是抽水方式的一种。
    在这里可以把货币看为“无法被消耗掉的,永续之水流”,为了不让这水过分影响CPI,一般都会往资产池子里去引,这种资产池子可以是股市,也可以是房地产,也可以是老百姓最简单的储蓄。总之,将其理解为蓄水池即可。资产价格不断推高就是流动性泛滥的结果。而物价之所以能够被控制住,微观层面上是供需关系,宏观层面是这种流动性的粘度系数不大,因为不具备保值空间所以会进进出出(也即是生活消耗品与投资品性质的不同)。
    资产价格太高是不断超发的流动性寻找蓄水池的结果。这种资产价格的推高的隐患在于其进入民生领域,再加上财富分配不合理而产生的社会撕裂。
    这点在中国最明显的就是房价。希望房价降当然是好愿景,但宏观来看,房价是不可能降,因为流动性泛滥,这些水流必须去向一个能够蓄水保值的池子,也许国内会出现区域的,因为产业萧条而导致的房价下降(比如山东),但本质上来说,那只不过是围绕房地产的流动性去了更有升值空间的深圳罢了。在新的蓄水池出现之前,房价问题无解,就像浮在水面上的皮球一样,政府只能按,但浮力总会把它托上来。
    当你有足够好的产业新陈代谢空间时,流动性泛滥可以被引入新领域,成为投资要素解决新产业发展问题。所以一个国家的产业化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决定其应对流动性泛滥的能力。
    这点而言,有两点:
    1.实体经济结构越好,应对流动性泛滥危机能力越好(对应中国的多重产业结构)
    2.发展纵深越好,应对能力越好(对应乡村振兴这类可以下放沉没成本的战略空间以及经济蓝海)

    而这对美国来说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灾难,即实体空心化之后,金融产业未主导的产业结构下,能够应对流动性泛滥危机的手段逐渐单一化为极端依赖货币金融霸权。
    美国已然不具备罗斯福新政时期那种利用国土发展纵深与产业结构来刺激经济的实体条件。从这次疫情大肆印钱,基建计划被腰斩一半多就可以看出。
    一旦金融霸权被削弱,美国国内的民生问题会出现震荡。最近美国国内物价上涨恰好印证了这点,即美元信用下降的大背景下,单纯往外排水的效果已经被削弱,取而代之的是水流反贯国内---就这点而言,随着美元地位的持续走衰,以后会更加精彩。

    总的来说,美国高度依赖这套霸权体系,这已经不是他们对外扩张的方式,而成了维持自身经济结构稳定的刚需。可以说美国已然失去了进退有据的能力。如果这套霸权体系衰落得剧烈,那当下这种经济结构必然会崩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奥巴马特朗普都尝试过制造业回流,说白了就是改变产业结构,但因为金融资本的强势以及如疫情抗疫不力这样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的事情,这个宏伟的计划算是失败了。
    那么对于现在的美国来说,要破局的可能性就只在于维持这种国际霸权的前提下尽找地抢占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至高点,完成技术爆炸,创造出全新的产业业态。
    所以你理解为何美国要不惜一切代价给我们打科技战了吧。
    我在很早的文章里就说过“资本主义演化极其依赖技术爆炸”,这其实就是对“科技创新是第一生产力”的消描述。
    无论是生产过剩危机还是流动性泛滥危机,包括产业结构优化与技术爆炸依赖,这些都是属于资本主义的规律武器。规律武器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当然不可能如你所期待的那么多表面逻辑。
    但你也应该清楚一点:只有规律武器是最经得起时间考验,最去意识形态的。在探讨规律武器的时候,即是在宣判对手的死亡,也是在帮自己排雷。

回复1

  • 天下我嘴笨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从美元指数来看,尽管美国前景不够乐观,但似乎比其他的发达国家还是有优势,无论是在世界投资者心中的地位,还是他们事实上的军事地位,搞不好美元指数组成的6个经济体反而可能先死的样子。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