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14条
-
盲人摸象知道不?不要去定义现实应该是什么样的
-
就是啊!!我把物理课本拍成文字形式怼他都被加精了。
-
民科你好,民科再见
-
笑死我了。。
-
纯粹的唯心神学观点,成了高赞……
观网的阅读者水平问题……
难怪观网能出那么多神奇的言论。 -
波粒二象性,是一种物理特性,这是玻尔看法。爱因斯坦的另说。5
不确定性关系
不确定性关系我们再次考虑光的单缝衍射实验。
如果光子是经典的粒子,它在从光源飞向屏的过程中不受力的作用,应该做匀速直线
动,它在屏上的落点应该在缝的投影之内,如图17.5-1甲。但是,由于衍射,它到达屏上
位置会超出单缝投影的范围(图17.5-1乙)。由于其他粒子也具有波动性,所以其他粒子
过单缝时也有同样的现象。这说明,微观粒子已经不再遵守牛顿运动定律!实际上,通过下
面的分析马上就会看到,我们根本不能像必修物理中学习的那样,同时用质点的位置和动量
(当时用的是速度)来描述微观粒子的运动!
单缝衍射时,屏上各点的亮度反映了粒子到达这点的概率。如果把这个概率的分布在坚
标系中表示出来,就是图17.5-2右侧的曲线。
图17.5-2粒子通过狭缝时发生督射,狭缝的宽度代
表粒子位置的不确定范围,中央亮条的宽度代表粒子
动量的不确定范围。
入射的粒子有确定的动量,但它们可以处于挡板左侧的任何位置,也就是说,粒子在挡
板左侧的位置是完全不确定的。对于通过挡板狭缝的粒子则可以说,它们的位置被狭缝限定
了,它们的位置不确定量减小了(不过我们仍然不能准确地说出射到屏上的粒子在通过狭缝
时的准确位置,因为缝有一定的宽度a)。从下面的分析可以知道,粒子的动量的不确定量
些粒子在到达狭缝之前沿着图17.5-2中的水平方向运动,而在经过狭缝之后有些粒子跑到缝
微观粒子具有波动性,会发生衍射,大部分粒子散布在宽度为b的中央亮条之内。这
的投影位置以外,我们可以说这些粒子具有了与其原来运动方向垂直的动量。由于哪个粒子
到达屏上的哪个位置完全是随机的,所以粒子在垂直方向上的动量也具有不确定性,不确定
量的大小可以由中央亮条的宽度来衡量。
为了更准确地测定通过狭缝的粒子的位置,我们可以选用更窄的狭缝。但是,从衍射的
规律可以知道,狭缝越窄,屏上中央亮条就越宽。这表明,尽管更窄的狭缝可以更准确地测
得粒子的位置,但粒子动量的不确定量却更大了。
利用数学方法对微观粒子的运动进行分析可以知道,如果以Ax表示粒子位置的不确定
量,以Ap表示粒子在x方向上的动量的不确定量,那么
德尔塔x乘德尔塔≥h/4π
式中h是普朗克常量。这就是著名的不确定性关系(uncertainty relation),简称不确
定关系。
在经典物理学中,可以同时用质点的位置和动量精确地描述它的运动。不但如此,如果
知道了质点的加速度,还可以预言质点在以后任意时刻的位置和动量,从而描绘它运动的轨
迹。
但是,在微观物理学中,不确定关系告诉我们,如果要更准确地确定粒子的位置(即A
更小),那么动量的测量一定会更不准确(即Ap更大),也就是说,不可能同时准确地知道
粒子的位置和动量,因而也就不可能用“轨迹”来描述粒子的运动。
我们不可能准确地知道单个粒子的运动情况,但是可以准确地知道大量粒子运动时的统针线肆。一个宏观系统总是包含着大量粒子,因此我们仍然能够对宏观现象进行预言,例
好地知道粒子落在屏上某点的概率,概率大的位置正好是某种波通过狭缝发生衍射时产生亮
如,当轻子数很少时,我们不能预言粒子通过挡板上的我缝后落在屏上的位置,但却可以准
条的位置。
A是德尔塔
-
你这唯心了吧?
-
其实波粒二象性挺好理解的,不用那么复杂,光在个体上粒子属性明显,在群体上波属性明显,微观上粒子属性明显,宏观上波属性明显。
-
波粒二象性和意识无关,和人体无关。
粒子还是波,是靠检测设备实现的。并不是靠人体的感官。
所以即便人不去进行交互,那么波粒二象性的表现依然存在。
你这个解释反而引起了混乱,进入了神学范畴。
所以,波粒二象性,正确的应该用电子去做试验。这样,你的这个人体介入的说法就不能存在了。而且电子本身是用有电场的,还可以解答“被观测”的手法。 -
“粒”——“粒子”是人们局囿于传统思维的产物,而“波”也并非“整体”;二者实际并必然同一。“波粒二象性”是迄今全部物理理论中最接近存在本原的思想,只可惜还差一层窗户纸;这层纸就在这个整体的存在究竟是什么。
-
这是解答“我是谁”上,理科伟大的成就。
-
我突然想到佛经上的某些理论。当人们以科研的态度看佛经,就会发现它不是宗教。一心一世界
-
是啊,二律背反,也是老哲学了,可今人不去从自然观察中总结和推衍新理论,而是走捷径简单消解经典理论,躺回到波粒对立论上来,这种偷懒思维也是太庸俗了。
-
人类可见与不可见,是一个门槛。
热点
- 1 中国军工现在想低调都难 21.9万
- 2 中美关系的安克雷奇时刻 13.9万
- 3 女生70万英国留学一年 10.6万
- 4 印大规模对巴反击 26.9万
- 5 我们的字体,问题很大? 19.1万
- 6 印巴空战 13.2万
- 7 印度凭啥自称民主国家” 9.9万
- 8 “只需要远距离吊打” 7万
- 9 巴基斯坦公布空战详情 32.3万
- 10 评印巴空战 16万
站务
-
请你来预测,2025年这些期待是否会发生?
岁月匆匆,又是一年。这一年,我们看到过巴以战场上无家可归的孩子,见证过巴黎奥运会赛场上的拼搏,也迎来了新中国的第75个生日……这一年,我们讨论经济、讨论房价股市,在现实的磨...... -
书香跨界,探索多元——世界读书日特别活动推荐书单公布啦~
在喧嚣世界中,读书是一次悄然的返航,是心灵栖居的灯火。风闻社区与万千读者共赴文字之约,于百余本热荐中,凝练出12部年度之选,构成2025年度图书推荐。春深四月,世界读书日,......
最近更新的专栏
风闻最热
-
1法国6月航展这回真摊上大事!中国派啥过去... 评论 210 赞 27
-
2嫁到西班牙后悔了:西班牙很多人很穷 评论 189 赞 30
-
4游客坐国泰航空用英语求助,空乘3次回应N... 评论 134 赞 9
-
5美国也有就业压力,但是他们的就业压力,跟... 评论 118 赞 7
-
6女子为取已故父亲存款起诉奶奶,这种事情你... 评论 115 赞 1
-
7巴基斯坦媒体宣传,即将收到新一批歼-10... 评论 86 赞 31
-
8reddit热帖:印度已经成为亚洲军事超... 评论 72 赞 24
大白话就是:逻辑上看上去你不是我,但是实验结果,你就是我。
事物的个体独立性,是我们的意识受制于我们的身体感官即思维基础为前提。那么脱离人的感官,事物就不存在了?就还以我们能感受到的样式存在?
波粒二象性只是告诉人类,我们感官将世界分成一个个独立的事物的现象,只是受限于我们自身身体条件下的结果,而不是事实本身。
粒就是事物彼此独立。波就是一个整体。
粒是感官限制下的观察所得,波是事物脱离人的感官后可能的整体性存在样式在感官中以波粒二象共存的矛盾状态显现给人类世界可能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