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 1 看不起印度是危险误判? 8.7万
- 2 中美博弈背景的芯片自研 12.1万
- 3 台湾可借鉴历史缓称王? 4.4万
- 4 央美毕业展被熊孩子损坏 5.8万
- 5 印对华恐惧刻进骨子里? 16.2万
- 6 俄将发动最大规模进攻 18万
- 7 印巴战局加深中印裂痕? 12.7万
- 8 重视印度的表现 11万
- 9 韩前外长反问中国学生 22.6万
- 10 特朗普这个毒招更加险恶 9.2万
站务
-
请你来预测,2025年这些期待是否会发生?
岁月匆匆,又是一年。这一年,我们看到过巴以战场上无家可归的孩子,见证过巴黎奥运会赛场上的拼搏,也迎来了新中国的第75个生日……这一年,我们讨论经济、讨论房价股市,在现实的磨...... -
风闻“投资者保护”:守护你的财富,共筑理性投资路
在投资的浪潮中,每一次波动都暗藏机遇与挑战。你是否曾因信息不对称而迷茫?是否遭遇过投资陷阱,让辛苦积攒的财富受损?又或者有过慧眼识珠、收获满满回报的成功经历?无论你的经历如......
最近更新的专栏
风闻最热
-
1笑死!印度“胜利宣讲团”遭全球冷遇 评论 310 赞 182
-
2“我非常武断地说,今天任何攻击小米芯片没... 评论 287 赞 19
-
3教授称对烫碗习惯恶心,饭前烫碗是为了消毒... 评论 142 赞 4
-
4这堆东西在日本大概要100元人民币,在国... 评论 133 赞 4
-
5印度低种姓那么苦,为啥不冒充高种姓? 评论 130 赞 41
-
6印度比中国到底差在哪里? 评论 101 赞 25
-
7印度自己走错路,让我们一个战略漏洞得到补... 评论 92 赞 29
-
8才发现QS上的中国的大学排名下降的非常严... 评论 88 赞 31
“新清史”还没完,“新明史”要来了?
回复3条
而欧美他们历史述事完没有我们这样的传统。他们的传统是站在辩论的方法来看问题,多角度多立场。习惯性把你当成正方来辩论举证的。很多都是推翻原有的观点为目的。
要知道单一事件法院判决,必须原告被告双方对薄公堂,各自举证,由法官裁判。同一件真实事件,站在不同的立场述说。各自选择不同视角的,合适的详略剪辑,重点刻画有利自己场景。这样还原出来事件导向性完全不同,引起观众的感观情绪也是完全不同。何况是这样的历史性大述事。
而且本方学者自己是理中客,理所当然的认为对方也是。就不明白人家根本不讲武德。常常是绑起手跟人打。就像这样的,你站在内亚性人家的视角逻辑构架来辩论,还没开始就输了一半。
也以历史事实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