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青不婚不育-有感!

  • metalgear8 最爱玩游戏和看连环漫画,最喜欢…
    结婚恰就是需要在入世未深时候做的一件事情啊,否则反容易丧失建立信赖强垄断性亲情人际关系的能力的窗口期,若没有足够婚育文化目标管理信仰打造而错过了,谈啥都只有自己利益:这阶段人到30岁尤其是35以后逐渐进入此坚定的不惑状态-各有各的不惑内外会分得清清楚楚各种观点人生观定型就坚持不变了,婚姻成家这事这种状态反而难了,这婚姻也难成的,参考】
    1.老田:中国青年人的生育难题与新生人口断崖问题——兼谈个人奋斗求成功已经绝路了吗?http://www.bjbjlb.com/News_Detail.asp?id=41944 …另外的白领劳动者,多为具有大学学历的人士,他们往往不接受低成本再生产方案,也拒绝半无产化的低成本穷对付方案。这样一来,就需要个体自己去克服实现“无产化”的巨高成本…一些白领苦恼于被长辈逼着相亲、结婚和生孩子,很多人觉得父辈的观念不对-没能力保证小孩好的教育和成长环境,将来怎么办呢?其实,这个问题上,老一辈的观念反而可能是对的,因为对大多数小白领而言,后辈是否能够摆脱底层,这是一个无法预先规划的事项,考虑再多也没有啥用。除非达到贾浅浅他爹那层次,才基本上“十拿九稳”可以保证不落入底层,但此色人等属于“一小撮”-在全部人口中间排列在前1/10000的样子。在这个极小的集合之外,其他人真的不需要考虑过多-因为这事儿没有人可以保险…当然,很多人对子女落入底层的担忧,包含着各种不甘心情绪,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基于此种担忧,去选择行动的策略,就未必切合实际了。一个社会的成功者或者最上层,永远是少数,金字塔尖尖的容量是有限的,真的跟大伙儿的努力投入无关。以此而论,大多数小孩都是缺乏成长性的…我有个朋友在上海一家外资公司当人事主管,某次公司招募一名投资经理职位,限定211高校学历。她说收到差不多100份简历,读完之后发现,只有三人条件尚可…她由此猛然醒悟到:211学历的毕业生中间,有机会成长为统治者高级代理人的,最后成功的比例,可能只有5%左右,而且社会上应该也不会提出更多的需要了。以此而论,逃离底层的阶层攀爬努力,可能需要最后进入211毕业生的前5%,才有希望奏效,否则就需要走回拼爹的老路了。如果无爹可拼的话,那么就应该收起各种不甘心的“孤注一掷”情绪,理性选择是:相对合适程度的放养,以及以温情陪伴其健康长大…一些中间阶层的孩子打一出生就被逼着走上失败率极高的艰难攀爬之路…目前中国大城市和白领阶层的婚育状况,还没有达到最坏的时候,很有可能其婚育难题会进一步放大,剩着的比例会比照目前的数据提升一倍左右…
    2.部分家长是否很难接受自家小孩的平庸?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149795 …从概率上说,子女和父母的教育水平之间的关系还是存在一个均值回归,父母教育水平更高的,子女教育水平平均来说肯定也会比较高,但要赶上父母,还是得看前世积德(传统观念看这个前世积德是生命核算的概念:说的正是能否多子女多福啊)…总之,保持原有的父母教育水平,真是太难了…当父母教育水平都处于当年前1%时,子女仍然处于前1%的概率只有14.1%(这是多数只有一个孩子们的样本,多子女家庭往往概率大得多,且各种自身和社会资源利用率也高得多,比如智商遗传、学区房和父母的人脉关系不会只用1次,否则这才是太浪费低效率了呢)…如果父母在考试上十分厉害,处于人群的前3%甚至是前1%,那么独生子女为主家庭是在80%到90%的情况下,自家小孩都是会比自己更差。学会接受这个现实吧
    3.朱婷式家庭配称"最美家庭http://www.cnpop.org/column/ljz/201608/00004678.html …除了杨利伟和刘洋来自普通教师和工人家庭外,其余8人均来自农村家庭,其中1半家境贫寒。聂海胜在兄弟姐妹8人中排行第6,父亲去世 后,母亲靠干农活把孩子养大。翟志刚是兄弟姐妹6人中最小的,母亲靠卖炒…万里挑一的航天员… 

回复1

  • 说自己想说的 相信自己,也相信他人。加油中国,万岁中国!
    即是一个社会现象,也是一个道德现象。社会问题是说我们以前的传统社会结构丢掉了,新的社会结构没有形成。道德现象是说以西方民主为主导的,以金钱至上为主体的意识形态,恶化了人与人、家庭与家庭之间的关系,集中体现在夫妻、父子、父女财产纠纷,不敢扶、扶不起、不愿扶,导致原有的道德体系........。
    反映到年青人身上,就是不愿意担责任,不愿意付出,集中的体现就是啃老族的出现。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